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_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倪海厦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我最近有痰饮的症状。看金匮要略里面写到可以用茯苓白术桂枝汤药服用,就是不知用量多少,能与我探讨否?

2.甘草10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干姜20克 茯苓15克泽泻15克

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4.女性的经行浮肿有哪些治疗方法?

5.《伤寒论》笔记33|利尿剂-五苓散

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_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倪海厦

我最近有痰饮的症状。看金匮要略里面写到可以用茯苓白术桂枝汤药服用,就是不知用量多少,能与我探讨否?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共提到十九个方子:

       小半夏茯苓汤方、小半夏汤方、五苓散方、苓桂术甘汤方、肾气丸、甘遂半夏汤方、厚朴大黄汤方、防己椒目葶苈大黄圆方、十枣汤方、大青龙汤方、小青龙汤方、木防己汤方、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泽泻汤方、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苓桂五味姜辛汤方、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您说的可能是苓桂术甘汤,用量如下: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金匮要略》一两约为13.92克,一升为200毫升。

甘草10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干姜20克 茯苓15克泽泻15克

       痰饮病属中医学范畴,《金匮要略》中就早有记载,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只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乾,但饮水少,喜热饮,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饮食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滑,以手触其肩胛下角偏上处,约手掌大的范围有冰凉感。否认近期感冒病史,无发热。听诊显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因患者口干少饮,喜热饮,痰多易咯,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脉弦滑,脉症合参,辨证属脾阳不足,水气上犯之痰饮。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茯苓2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生姜5片。10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注意御寒保暖,忌辛辣 *** 性食物。

        服药后,患者背部恶寒明显减轻,其他不适症状亦有好转。药已见效,故采取守方之法,连续服用1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背部已经不感到凉了,但是感觉嗓子还有痰,其他没有不舒服的」。笔者嘱其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桔梗10克,半夏10克,继续服1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本例患者属《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是脾阳不足,水饮泛溢,停留心下所致。清代李珥臣于《金匮要略广注》中亦有论及「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故心下留饮,则阴寒气彻于背,而阳气衰息,背寒冷如手大也」,此「心下」指胃与胸膈之处。背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之处,心之俞穴在背部,饮留心下,寒饮注其俞,阳气不能展布,影响督脉温煦功能,故背部寒冷如手大。病机为饮阻心下阳气,背俞穴失于温煦。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以温运脾阳,补气行水为主,从而达祛痰饮、通经络而诸症得消的目的。处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体现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5条「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其中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浊,为治饮病之要药;桂枝辛温通阳,振奋阳气以消饮邪,两药合用可温阳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葛根升阳,舒筋脉;生姜温阳化痰。复诊则参入桔梗、半夏加强化痰的力量,且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诸药为伍,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此方为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化裁而来原方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太阳病..汗出.....的。后世把它作为治疗营卫不和的经典方剂,用于自汗多汗等症,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很多营卫不和的表里证,不光是治疗太阳病汗出....。

       你的方子只是“桂枝汤”把鲜姜改成了干姜,去掉了大枣和喝热粥。

       苓桂术甘汤把白术(守而不走)改成了泽泻。(改得好)

       摘录:

       营卫不和的临床表现很多,均与营气和卫气的机能有关,大多不表现为脏腑的实质性病变。《伤寒论》54条指出“病人脏无它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即病人脏腑无实质性病变,而由于营卫不和出现发热、自汗出等症状,如卫弱营强:自汗;营弱卫强:发热汗出。营卫不和这一概念不仅仅可以说明表证、自汗的病机,还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之中,例如寤寐失调也多与营卫不和有关,卫气昼则不能行于表则精神不振,夜不能入于阴则心烦失眠,是病虽表现于卫,然其机要仍在于卫气不共营气谐和之故。所以在治疗时重在调节营卫,使营卫交通,阴阳相济则不寐自除。

       调和营卫的意义和作用。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各行其道。然运行之中,又相互贯通,上而胸中,下而丹田、孙络、溪谷皆有会合之处,其运行循经络而内外交贯,如环无端,周而复始,阴阳相随不可分离,以贯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灵枢·动输》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无端。”营卫相通,阴阳和谐,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才能旺盛而长久。营卫失和,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致使诸病丛生。所谓调和营卫,就是通过考察营卫的循行、节律和盛衰,调理营卫的相互关系,祛除有害于营卫和谐的各种因素,从而使营卫充盛,运行通畅,阴阳和谐而归于权衡,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此方重在治疗动则汗出(自汗)营卫不和之证,

       禁忌: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原文)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奶类酒类以及不新鲜食物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女性的经行浮肿有哪些治疗方法?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的作用:

       1.利尿作用:1.1.将茯苓生药用70%酒精冷浸,使用时将浸得液的酒精蒸发,加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选择健康兔按体重注射给药,慢性实验结果表明,用药后尿量有明显增加。

       1.2.给犬静脉注射茯苓煎剂(0.048g/kg),结果尿量并未增加,对大白鼠亦无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为观察指标,用茯苓煎剂给大白鼠(禁食12小时)灌胃,结果在此实验条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现其利尿排氯作用。

       1.3.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质酮的作用。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 抗肿瘤作用: 4.1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成为单纯的β-(1

        4.2 不同给药途径:茯苓多糖体系用各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抑瘤效果也不尽相同。用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肉瘤180的抑瘤试验,给瑞士小鼠5mg/kg剂量连用10天,腹腔注射抑瘤率为99.1%;肌肉注射抑瘤率为96.5%;静脉注射抑瘤率为99.6%;皮下注射抑瘤率为86.3%;口服抑瘤率为8.8%。

        4.3 不同品系的小鼠:真菌多糖体用不同品系的小鼠或杂种鼠做试验,其抑瘤效果差别很大。如香菰多糖(Lentinan)用ICR/TCL、ddys、SWM/MS、C57BL/6品系的小鼠做试验,则出现强烈的抑瘤作用,其抑瘤为85-99%;用C3H/He品系的小鼠做实验,其抑瘤率则为37-48%,而用BALB/C及DBA/2品系的小鼠做试验,方法按1978年全国统一的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规程(草案)进行,结果对肉瘤180曾出现过大于30%的抑瘤率,也出现过29.6%、18.9%的抑瘤率及无抑瘤现象;对小鼠肿瘤U一14的抑制作用也不明显。而用同样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注射液,用500mg/kg、100mg/kg、50mg/kg、25mg/kg剂量进行试验,结果ICR/JCL小鼠肿瘤U一14均有抑瘤作用,其抑瘤率为75.5-92.7%。

       5.茯苓多糖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5.1 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茯苓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3、羟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注射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腹膜渗出细胞(PEC)的细胞毒性作用;茯苓聚糖、羟乙基茯苓多糖-1、羟乙基茯苓多糖-2也有一定的作用。用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能增强PEC细胞毒性作用,使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加。皮下连续注射5天,50mg/kg剂量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35.5%,吞噬指数增加58.O%;皮下连续注射10天,50mg/kg剂量使吞噬率增加66.1%,吞噬指数增加121%。新型甲基茯苓多糖还能拮抗免疫抑制剂醋酸可的松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给小鼠连续皮下注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 10天(50mg/kg.天),自第8天起可的松对照组及羧甲基茯苓多糖加可的松试验组均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100mg/kg/天)3天,可的松对照组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为18.86±3.40%和0.41±0.09;试验组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34.81±1.75%和0.86±0.07。新型羟甲基茯苓多糖能使Lewis肺癌C57纯系小鼠及荷肉瘤180瑞士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恢复正常。C57纯系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24分钟后,连续皮下注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50mg/kg/天)10天,结果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1)正常小鼠组:39.60±4.86%和 0.99±0.20;(2)带Lewis肺癌组:24.44±3.38%和0.55±0.10;带Lewis肺癌加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组:59.26±6.50%和1.30±0.21。瑞士小鼠皮下接种肉瘤180细胞24小时后,皮下连续注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50mg/kg /天)10天,结果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1)荷瘤组:26.88±4.57%和0.74±0.11;(2)荷瘤加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组:45.92±4.13%和1.57±0.12。另有药理实验表明,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给小鼠腹腔注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300mg/kg/天)7天,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为38±2.46%,吞噬指数为0.67±0.04;对照组的吞噬率为 19.4±1.27%,吞噬指数为0.32±0.02。

        5.2 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羟甲基茯苓多糖对PFC及SPFC的增强作用以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能明显增强小鼠对BS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羟甲基茯苓多糖 100mg/kg/天经腹腔注射4天后,小鼠 BSA诱导的DTH反应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别显着;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T细胞生长因子(TCGF)的生长。羟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经腹腔连续用药4天后,小鼠脾细胞受ConA刺激生成的TCGF量明显较对照组高,用药组小鼠TCGF的生成量较正常小鼠增加 3.5倍。

        5.3 增加酸性非特异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采取灌胃法将茯苓多糖配成250mg/kg/天、500mg/kg/天、 1000mg/kg/天三种浓度进行试验,连续用药7天,第8天检测酸性非特异酯酶(ANAD)阳性淋巴细胞数、溶血空斑(PFC)、巨噬细胞吞噬等,同时进行了胸腺,脾脏和肿瘤重量的测定,结果证明茯苓多糖能增强M吞噬功能(P<0.01),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P<0.05)。还能使小鼠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并具有抗胸腺萎缩及抗脾脏增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5.4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茯苓多糖体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即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并因此而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督系统,这与其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

       5.4.1.管内试验:用51Cr标记靶细胞,将培养5天的淋巴细胞与标记靶细胞以1:1混合,用51Cr释放数做为靶细胞损伤的指标。

       据此来观察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试验时加入不同剂量的多糖体,观察对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和羟乙基茯苓多糖在管内可使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20-28倍,茯苓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可增强4-7倍。

       5.4.2. 体内试验:用CBA小鼠做试验,开始用P815瘤细胞作为淋巴细胞激活剂,使之致敏,并于不同天数腹腔注射各种茯苓多糖体。第10天将小鼠处死,取出脾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细胞(MLNC)。用51Cr标记的P815瘤细胞作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的靶细胞,与已配好的脾细胞及MLNC以一定比例混合(l :100),培养3小时,观察51Cr释放率。结果证明各种茯苓多糖体在体内均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100μg/ml的羟甲基茯苓多糖对NK细胞活性有促进作用。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6.1.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

       6.2.含水溶性小分子多糖的茯苓水提液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2,3一DPG水平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2,3一DPG的耗竭;静脉给药小鼠整体2,3一DPG水平显着上升。

       6.3.茯苓水煎剂皮下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均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

       7.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按5-10g/kg 腹腔注射,对预先给与咖啡因或未给与咖啡因的小鼠,均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着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

《伤寒论》笔记33|利尿剂-五苓散

       女性的经行浮肿:西医治疗:水肿甚者,可用少量利尿剂,如口服双氢克尿噻2~50毫克或氨苯喋啶100毫克,每日1~2次。

       中医治疗:①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利水。以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桂枝各15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酌加补骨脂、川芎各15克,巴戟天20克。煎服。

       ②气滞血淤:理气活血。以八珍汤加减:当归20克,川芎、芍药、熟地、延胡索、川楝子、槟榔各15克,炒木香10克、酌加泽兰、茯苓皮各15克。煎服。

       七六、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水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当用汗剂发完汗后,胃里很干燥,会渴,如果这时大量的水下去,在肠胃功能很衰弱的时候热力不够把水化掉,就梗在中膈成水饮,出现起则头眩,即苓桂术甘汤证。故“欲得水饮水者,少少与之饮”,喝一点点水就好了。

        正常情况下,发汗剂下去,汗发到皮表,邪出表后,正的、好的津液自然会顺着三焦油网回到身体里面来。

        “ 脉浮 ”代表病邪出表,但水没有力量回来,停在皮肤表面,其原因是病人素虚。肠胃功能没有恢复,化水力量弱,这时喝再多的水也不生津,即肠胃的津液没有回头,故“ 消渴 ”。如果喝太多水,会从大肠排掉,并没有完全吸收,故“ 小便不利 ”,小便量自然减少。发汗的药把胃热带到皮表,故病人感觉“ 微热 ”。

        五苓散把皮表的病邪导入小便排掉,这是解除表水的另一个途径完全相反的方法。大原则是: 肚脐以上有水肿时用汗解法,下半身积水时用利尿法 。这里已经发过汗了,且出现烦躁,不可再发汗了,故用利尿法。

        津液不足故小便不利、微热且消渴,为何还去利尿排水?张仲景的理念是: 病邪去掉后,津液自己会回头 。临床证明:病人吃了五苓散后不再口渴。

        不能用汗解时用五苓散,五苓散的主症是: 小便不利、口渴, 且有 不可再发汗 的情况: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五苓散用于治疗瘟疫,古人去外县时,不管走陆路还是水路,都会随身携带五苓散,一发现得了瘟疫就用之,不用去辨是中风还是伤寒。

        神农本草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为渗湿利尿要药。

        神农本草猪苓味甘平,治痎疟,解毒,利水道,为行水渗湿要药。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

        猪苓、泽泻、茯苓均利水,泽泻利全身的水,茯苓专利中焦(胸蔽骨到肚脐间)的水,猪苓利下焦(肚脐以下)的水,三味一起时,全身的表水都可以利掉。

        如何让这三味药的药力到达皮表?用一点点桂枝,不要用太多,太多会发表。桂枝把泽泻推到皮肤表面,把皮表的水利回到中焦,中焦有湿用白术来利湿,再靠茯苓把水导到下焦,最后用猪苓排下焦的水,这五味药组成一个团队把皮肤表面的水从小便利出。

        散即粉剂,易于肠胃慢慢吸收,若汤剂即扫荡,走太快了,表水还未引下就从小便出。

       用量及用法 :

        重用泽泻,猪苓3钱,泽泻6钱,茯苓3钱,桂枝2钱,白术3钱。每次一平汤匙,很稀的米汤或温水吞服,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五苓散的其它适应症:

        ·太阳病发汗后若没有流汗,出现身痒;

       ·小孩脑积水、湿疹,水在上焦;

        ·晕车,横隔膜有积水,与苓桂术甘汤的主要区别是五苓散没有炙甘草,五苓散便于外出携带。

        ·饮水则吐(详见条辨八十)

        七八、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后,“脉浮数”代表病没有完全解掉,病人会烦渴。有三种原因:一是剂量不够,二是素虚之人发汗后,水停在皮表回不去,三是还有其他的病,如瘟疫。

        临床上,只要病人 口渴、脉浮数 ,就开五苓散。

       好了,今天关于“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苓桂术甘汤的配方与用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