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有哪些节庆活动

2.十五闹元宵打一0至9数字

3.元宵节字谜有哪些?

4.90年代看的老**,有一家卖牛肉锅贴,一家汤圆还是啥的,卖锅贴的有一天被屋顶挂的猪头吓着了

5.2021猴年元宵猜灯谜大全

6.那次元宵节是令我难忘的初中400.

7.中华传统:元宵闹花灯

卖汤圆好听的名字_卖汤圆猜商业名

猜灯谜很大一方面考验一个人的想象能力和文字功底,你让一个外国人来猜灯谜,人家估计得脑壳疼很久呐,猜灯谜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啊,几个字的区别,答案就千变万化,我这从小学习汉字的人,都得拍破脑子去想答案,果然,一切游戏都是为有脑子的准备的,下面说说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灯谜吧~

1.第一个谜语

谜面:初见成效(打一非洲国家)

非洲国家我本就知道的不多,当时在猜的时候在脑内把我知道的几个国家名字过了一边,加上这个谜语之前好像听人和我说过,所以我就一次答对了~,它解释是刚刚看到成果,不就是初见成效啦~

谜底:刚果

2.第二个谜语

谜面:木兰之子(打一食物)

这个题,看到木兰,我就想到花木兰,然后就想到了小时候背的文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答案,最后他们告诉我说,花木兰生的孩子,又是种食物,不就是“花生”吗?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问木兰有后代了?还专门网上搜了下木兰的后代来着。

谜底:花生

3.第三个谜语

谜面:二人顶三人(打一字)

看到二人和三人时,我一下想到了“从”和“众”,既然是顶,一定是上下组合,然而我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字,额~不认识,最后给的解释是二和人可以组成“天”或“夫”,而三加人可以组成春的上半部,我再上下一组合,就拼出了个“奏”字

谜底:

4.第四个谜语

谜面:心存不善,有口难言(打一字)

这题我是完全没有任何的灵感,标准答案是不善就代表了“恶”,然后想既然有了心就是恶,那么有了口就不能说话,就是“哑”,那这个字就是要去掉心去掉口,也就是“亚”了。

谜底:

5.第五个谜语

谜面:技也有术也有,无一手无一点(打一字)

这个一定要重点述说,是我一个人,不看答案,没有提示自己出来的!!这个我是看到后半句无一点的时候发现前半句中只有“术”字有一点,那么术无点就是木,技无手那就是支了,既然是打一个字,那把支和木组合起来就是个“枝”字。当时可能是灵光乍现才出来了~

谜底: ?

猜谜语在一定程度上据说还可以开发大脑,没有事的时候玩一玩还是挺有趣的,但是千万不要钻牛角尖哦,过节就是玩一玩啦,开心最重要。

福建有哪些节庆活动

1.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三朝。

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

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

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

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

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吃巧食。

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

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扩展资料: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

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

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温州。

2. 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

温州文化是海洋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混合物费孝通先生说温州地区的历史传统是“八仙过海”:是石刻、竹编、弹棉、箍桶、裁缝、理发、厨师等百工手艺人和挑担卖糖、卖小百货生意郎周游各地,挣钱回家,养家立业。

这些飘泊异地的手艺人和商贩同居家耕地的农家女结合,是艺商与农业的结合。这是温州模式的灵魂,从而有异于苏南模式。

然而,温州的商业为什么繁荣?从温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看,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和瓯江下游,自古以来,既是传统农业生产大为发展的地区,又是一个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温州这种区域性的商业特征,跟大海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温州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沿海地区较之内地优先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良好的港口条件,凭借发达的海上运输。北宋时期,温州就已经是一个工商业繁荣、海上交通、贸易发达的城市,为全国11个造船中心之一,北宋末年,温州造船的岁额达六百艘,与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同居全国首位。

这种情况提供了温州人漂洋过海的方便,一些温州商人随贸易商船去国外经商;有的则客居那里经商。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就有温州人移居海外了。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温州人纷纷飘洋过海到日本、东南亚、欧海诸国经商谋生,到建国前就有华侨3.8万人。海上交通的发达给了温州人外出谋生的机会,也逐渐铸造了温州人四海为家,喜欢闯荡的个性,这是温州人精神中最深刻的根源。

但基本上,温州古城是个传统化、乡村化的城市。自宋代始,江南因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不愿受少数民族统治的北方人民大量南下,“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

温州人口也急剧增加。至南宋中期的淳熙年间温州人口则骤增至九十多万人。

垦田面积大大超过前代,亩产增加,“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传统农业血缘、地缘等乡土关系所形成的惯例、习俗对温州经济与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也给温州模式家族制特色的形成设下了伏笔。大海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融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孕育了独特的温州模式。

在传统体制下,温州人隐藏着的闯荡冲动不曾熄灭过,而在温州农村,尤其是东部平原沿江沿海地带,在制度的灰 *** 域内,积淀巳久的小商品意识,经商冲动,以及农村中孕含着的市场因素一下子焕发出来。正如金祥荣、朱希伟所言,温州的商业文化与传统经济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一旦传统经济意识形态刚性有所松动,便会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形成对传统经济意识形态的“背离”,这是温州推行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因。

温州小商品从一开始就绕开当时经济严格的产品范围,以市场为起点和归宿,市场和商品相互 ***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温州模式不是产生于城市中心,而是在温州广大农村城镇产生的。

3.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温州过年十大习俗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从冬至开始,温州人就纷纷筹备各种年货,像晒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等等。

冬至吃汤圆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们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因为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儿童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妇女当然满身红艳,连老妇也系着大红裙。如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已不局限于红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款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4.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扩展资料: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温州

5. 温州传统文化有哪些

温州文化是海洋文化与农业文化的混合物

费孝通先生说温州地区的历史传统是“八仙过海”:是石刻、竹编、弹棉、箍桶、裁缝、理发、厨师等百工手艺人和挑担卖糖、卖小百货生意郎周游各地,挣钱回家,养家立业。这些飘泊异地的手艺人和商贩同居家耕地的农家女结合,是艺商与农业的结合。这是温州模式的灵魂,从而有异于苏南模式。然而,温州的商业为什么繁荣?从温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看,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和瓯江下游,自古以来,既是传统农业生产大为发展的地区,又是一个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温州这种区域性的商业特征,跟大海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温州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沿海地区较之内地优先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良好的港口条件,凭借发达的海上运输。北宋时期,温州就已经是一个工商业繁荣、海上交通、贸易发达的城市,为全国11个造船中心之一,北宋末年,温州造船的岁额达六百艘,与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同居全国首位。这种情况提供了温州人漂洋过海的方便,一些温州商人随贸易商船去国外经商;有的则客居那里经商。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就有温州人移居海外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温州人纷纷飘洋过海到日本、东南亚、欧海诸国经商谋生,到建国前就有华侨3.8万人。海上交通的发达给了温州人外出谋生的机会,也逐渐铸造了温州人四海为家,喜欢闯荡的个性,这是温州人精神中最深刻的根源。

但基本上,温州古城是个传统化、乡村化的城市。自宋代始,江南因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不愿受少数民族统治的北方人民大量南下,“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温州人口也急剧增加。至南宋中期的淳熙年间温州人口则骤增至九十多万人。垦田面积大大超过前代,亩产增加,“上田收米三石,次等二石”。传统农业血缘、地缘等乡土关系所形成的惯例、习俗对温州经济与人民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给温州模式家族制特色的形成设下了伏笔。

大海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融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孕育了独特的温州模式。在传统体制下,温州人隐藏着的闯荡冲动不曾熄灭过,而在温州农村,尤其是东部平原沿江沿海地带,在制度的灰 *** 域内,积淀巳久的小商品意识,经商冲动,以及农村中孕含着的市场因素一下子焕发出来。正如金祥荣、朱希伟所言,温州的商业文化与传统经济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一旦传统经济意识形态刚性有所松动,便会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形成对传统经济意识形态的“背离”,这是温州推行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因。温州小商品从一开始就绕开当时经济严格的产品范围,以市场为起点和归宿,市场和商品相互 ***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温州模式不是产生于城市中心,而是在温州广大农村城镇产生的。

6. 温州的文化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

都地。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

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

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 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

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

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 *** 。

1914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1932年 建立行政督察

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 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 。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 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 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

市。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 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

并建立温州市, 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

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瓯剧(温州乱弹) 永昌堡

瓯剧 是地方剧种,以唱正反乱弹腔为主,有兼有昆曲、高腔、徽调等多种声腔,因流行在温州地区,故名“温州乱弹”,建国后改称“瓯剧”。 永昌堡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王叔果、叔杲等倡议兴建,在抗倭中起御敌保卫作用。城址在今瓯海区永昌镇新城村。南北长738米,东西阔445米,高8米,基阔4米余。内外壁用块石斜垒,中夯杂土。城外环绕护城河,城内凿二渠,引河水人城,贯穿甫北。甫北两端各设二水门,置水闸防卫,河渠上架设小石桥5座。堡内民居栉比,商铺井然。除西面和东面南部城墙残缺、东城楼早毁以及城垛被破坏外,其余尚完整。1982年以来,南北城门两旁城垛、城楼已经修复。

一代奇才——刘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书。详情-->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 原名宋丞相文信国公祠,位于今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东首,是崇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纪念性建筑。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江西吉州庐陵县(今吉安县)文山村人,故称文山先生。 更多内容-->

商业名城——温州

温州历来以商业繁荣著称。远在两宋时,温州的贸易活动已十分活跃。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温州设置了市舶司,管理和开展海外贸易。"一片繁华海上头"(南宋杨蟠诗)。"繁华依旧小杭州"(清郭钟岳词)。说明温州曾是著名海滨城市。清时较大的商业有南货、广货、中药、酱园、当铺、钱庄、银楼等。店家牌号多以恒、裕、源、泰、丰、昌、宁等吉祥字命名。温州人善于经商的传统,一直继承至今。

7. 走进温州历史文化

温州地处浙东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她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温州市现辖三区(鹿城、龙湾、瓯海)、两市(瑞安、乐清)、六县(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

温州境内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山脉之间,溪流奔腾,大都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主要河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瓯江为浙江第二大河,左纳楠溪江入海。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气温16.1~18.2摄氏度。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间有台风。因此,来温州的最佳旅游时间为一年四季。既便是梅雨季节,雨中游雁荡也别有一番风味。

温州不仅以“商贸”城市闻名遐迩,其旅游也十分丰富。现拥有雁荡山(温州雁荡山、南雁荡山、中雁荡山)、楠溪江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麂列岛、乌岩岭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仙岩、瑶溪、洞头、滨海玉苍山(玉苍山公园)、百丈漈、寨寮溪、泽雅七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八个市级风景区,还有众多的森林公园和文物古迹。

雁山云影,瓯海潮踪,楠溪胜景,百岛风光,玉苍石景,百丈飞瀑,寨寮风情,承天氡泉,孕育出璀灿的瓯越文化,使得温州更加深沉,更为神秘,更有内涵。

温州位处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温州机场已开辟42条国内航线,并开通了与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温州火车站旅客列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温州港是一个集河口港、海湾港于一体的综合性天然良港,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

温州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大部分在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从事餐馆业、皮革业、服装业等。在温州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畲族,其次是 *** ,此外还有壮、苗、土家、侗、满、布依等民族。

温州概况

简 称:瓯

区 号:0577

邮 编:325000

位 置: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是浙南政治、文化、经济、交通、旅游中心。南接福建省,西连丽水市,北通台州市。

区 划:现辖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及瑞安、乐清、永嘉、文成、泰顺、平阳、苍南、洞头八个县(市)。

8. 温州文化

由温州博物馆、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民间文艺家协会、温州迈斯文化发展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温州民间工艺精品展,历时一个月,终于圆满落下帷幕,并评出了“迈斯”杯观众最喜欢的温州十佳民间艺术品。

温州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瓯绣、瓯塑、彩石镶嵌、石雕、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砖雕、彩塑等都是最具瓯越地域特色的艺种。

千百年来,温州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将其充分表现出来,江海吐纳,有容乃大,方有今日之蔚为大观。 这次借助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风,为温州民间工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绝佳平台。

展览从一开始就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先后收到来自全市各县(市)各艺种300多件展品,参展种类、作品之多为历年所少见。引起温州及省内外的众多传媒的关注。

同时,一些外国朋友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厅里不时可看到不同肤色的观众。据统计,仅10月1日一天来参观的人数就达6000人。

整个展览期间,累计接待观众3万人次。“迈斯”杯观众最喜爱的十佳工艺精品活动也开展得非常顺利。

所收到的大量选票中,参与的观众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学生人数居多,从事的行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军人、公务员等。所收到的选票最远的来自黑龙江,年龄最大的是76岁,参与评选群众之踊跃以及重视程度,均超出举办者的预想。

在入选的十佳作品中,最具温州民间工艺特色的艺种几乎都名列其上,它反映出温州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瓯绣 瓯绣始于唐宋,为我国六大名绣之一。

古时温州少女“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具有刺绣的优良传统。 清咸丰三年(1853)温州开始设立专业绣铺,后以庄竞秋为代表的温州画家参与创作,使民间服饰品逐渐向装饰品和观赏品发展,并出口欧美及南洋各地。

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不少佳作被选为国家级礼品,多次参展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 瓯塑 瓯塑,又称“油泥塑”。

它将绘画、浮雕和泥塑融为一体,用富于可塑性的五彩油泥堆塑成人物、山水、风景、花卉、兽禽等,色彩缤纷,瑰丽夺目。建国后,瓯塑从单色发展为彩色,并创作出诸如挂屏、屏风、台屏、壁塑、案头摆设等新产品。

代表作品《韶山》、《西湖天下景》、《飞天》以及《国外庄园》等享誉国内外。 石雕 石雕以叶蜡石为原料,是“浙江三雕”之一。

早在唐代,温州就有人从事这门艺术。因材施艺,依色取巧,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瓜果、禽兽鱼虾、寺院亭台等造型。

近年来,工艺师还用鸡血石、巧色石等珍稀石料雕刻大型作品,很有艺术价值。 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为浙江著名的“三雕”之一。

清末,永嘉艺人朱子常把木雕人物从龙灯装饰改变为独立的案头工艺品,表现手法简练含蓄,自成一家。1925年葛雨亭、叶阜如、朱子常等14人,开设永乐雕塑工局,从事生产经营黄杨木雕等工艺品。

建国以后,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如王凤祚、叶润周、陈志云、王笃纯、高公博、虞金顺、王笃芳、虞定良等大师级的艺术人才。作品频频在国际、国内重大展览上获奖。

笋壳雕 又称竹壳雕,是以毛竹笋壳为原料,通过绘画、雕刻、剪贴、上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新颖工艺品。笋壳雕集竹雕(浅雕)、脱胎、竹编于一身,体现了笋壳自然本色、花纹及质地轻巧的特点,别具一格。

9. 温州的风俗文化

拦街福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

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由出入、活动至才息。第二天,街道又举办拦街福。

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

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

“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

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

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五月忌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认为五月诸事不吉,称为“恶月”,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

三月三畲族的“三月三”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村前村后都飘荡着清香。乌米饭是用乌饭叶柴的叶子煮汤,然后用这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米捞起来以后放在容器里一蒸即可。

10. 温州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你的定义不准呀,不能用90为分界线,我是80的,但是父母辈的很多传统我也是不太注意的,怎么说呢,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一个大的变化,你用这个做分界线的话,会准确很多的。

我记得以前有一本书,叫做矮凳桥XX的,记录了很多温州的传统事项,很不错,但是现在好像没有看见专门对比温州文化变迁的书,温州的文学界有点落伍了。。。。。。。。。。

不过好像还是有这些书的,我看过一本《其实你不懂温州人》的书,就是对温州人的一个详细描写,不过没有很明确的文化对比。

如果你一定要找90前和90后的对比的话,比较难,去书城看看有没有吧,网络上可能也有相关文献吧。

十五闹元宵打一0至9数字

福建的传统节日习俗大全都有什么,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介绍: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灯节”。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从十三日到十七日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街上供应汤圆,福建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元宵吃汤圆”的真实写照。

2、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介绍: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闽南清明节习俗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祭祖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灵,以及厝主、地基主等。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福州清明,东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_,称为“煮菜_”。惠安人扫墓时放纸鸢,吹麦箫。泉州清明吃“润饼”、制“脚目_”,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

3、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厦门一带的端午节既有和我国其它地方共同的内容,如吃粽子、划龙舟,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抓鸭子、抓猪等竞技活动。龙舟竞渡一般在集美的龙舟池举行,如果你刚好在端午节期间去厦门,不妨去那里看看。抓鸭子是一种考验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木柱去打开一只盛鸭子的木箱,然后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场面火爆,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

4、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介绍: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5、中元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四

介绍:中元节也称鬼节,客家的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日。长汀俗称“七月节”或“七月半”十三十四吃荤,十五吃素。有蒸糕点“结缘”,“接太公太婆”,“烧包”,“烧夜香”等旧俗,汀城原有上刀梯的风俗。中元节迷信色彩较浓,今旧俗逐渐淡薄。

6、连城“走古事”

时间:农历正月十四

地点:龙岩连城市

介绍:连城县境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活动。走古事,以戏曲装扮的儿童立于轿台之上,由22名青壮年抬着,于正月十四上午十点许,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赛,直走到领先的“天宫”棚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时,鸣铳进入寸中,第一次“走古”结束。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队到村中的溪流里。鼓乐队相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径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激烈兢争,直至抵达终点方允遏止,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兢争中健身,是春节期间独特民间体育、活动。

7、拗九节

时间:农历正月廿九

地点:福州十邑

介绍:拗九节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煮拗九粥,里面放上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烧成后用来祭祀祖先,并且作为全家人的早餐。凡已经出嫁的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意为祝愿平安度过“九”这一关。这种节的来历据说是古时目连的母亲很凶悍,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长大后,每日给母亲送的饭都被小鬼吃掉,后来他用黑米煮了一碗颜色发黑的粥,小鬼们都吓得不敢吃,他的母亲终于吃到了儿子送来了粥,不再受饥了。后来人们便把这一天命名为孝顺节。

8、武夷山柴头会

时间:农历二月初六

地点:南平市武夷山市

介绍:柴头会是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和日用品的销售会,是福建省民间较大的盛会之一。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时,县衙不准农民进城时携带凶器和铁器之类的东西,只能携带竹竿柴棍等,当地农民为了反对奴役压迫和抗捐抗税,而在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组织的一次起义,人们手持木棍、扁担、竹叉等冲进县衙,最后以起义胜利而告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胜利,便定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举办柴头会。

9、蜡烛会

时间:农历二月二十一

地点:南平市武夷山市

介绍: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家喻户晓的传统民俗活动蜡烛会。蜡烛会,市区人涌如潮,街道两旁兜售桶蝗、案饭、凳椅、厨柜、锄柄、犁耙,以及竹编织等,郊外还设有耕牛市场。商业、供销、二轻等部门也不失时机,推销各种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其规模和影响,堪称闽北之最,深受武夷山人的欢迎。可是移风易俗前的蜡烛会起源于唐代,当初是为悼念辟支老佛即扣冰和尚而起的一种祭祀活动。经考察,历史上确有扣冰和尚这个人,蜡烛会便由此而来。

10、妈祖节

时间:农历三月二十三和农历九月初九

地点:蒲田市秀屿区湄洲镇湄州岛

介绍:妈祖生于公元960年,传说妈祖经常显灵保护船只,拯救海难。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分别是被奉为海神的妈祖的诞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台胞和当地民众都来朝圣妈祖。节期有拜妈祖、妈祖文化研讨、工艺品展销活动,可观赏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舞,品尝闽菜。

11、乌饭节

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地点:畲族聚集地

介绍: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门“踏青”,集乌稔叶,蒸制乌米饭,世代相沿,衍成风俗。如今,各地畲民为纪念民族英雄雷万兴,每年“三月三”都要蒸制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举办舞会,集体对歌,欢度节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地欢度这个古老的节日更加热烈和丰富多彩。

12、做夏

时间:入夏第一天

地点:福州市

介绍:由于初春乍暖还寒,容易生病,古时为了提醒人们,特在入夏第一天举行“过节”仪式,谓之“做夏”。做夏活动古今不同,有啖李、有吃笋,目的是消病除灾,今流行煮鼎边糊、煎“煎饼”、炊“碗糕”。煎饼是用豆芽菜和米浆在特制的平底锅上煎熟;碗糕是用米浆加入发酵料,盛在小碗内炊熟。清林祖焘诗:“春归花谢绿成阴,迎合盘餐妙手烹。炊出花糕颐可朵,分赏先自众乡邻。”花糕,就是碗糕,此俗今已改为吃鼎边糊。

13、樟湖蛇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地点:南平市樟湖镇

介绍:七月初七,大部分地方过的是传统“七夕”节,而在南平,民俗大有不同,比如说樟湖镇村民们过的是传统的“蛇节”。樟湖当地乡亲将巨大的蟒蛇和蛇神连公从“蛇王庙”请出巡游,他们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村民们每人都拿着一只蛇,相随在踩街队伍中间,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不少外地游客一大清早就携家带口赶到樟湖镇,与村民们共同庆祝这一年一度的盛事。

14、普渡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地点:闽南沿海地区

介绍:普渡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祭敬亡魂在原始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隶社会,鬼魂迷信相当流行,在《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有鬼魂感恩报答和怀怨复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闽南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渡”。

15、中秋搏饼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地点:厦门市

介绍: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当地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当年郑成功率部驻扎在厦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部将洪旭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巧设“中秋会饼搏状元”,用六个骰子和一只碗,让士兵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骰均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六骰均为除4外的数,要关灯,抢月饼。该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

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时间:每年1月第一个周六下午

地点:厦门市

介绍: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与厦门市人民主办,是中国春季惟一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也是中国惟一在海岸风光赛道上进行的马拉松,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形成中国的南北两大马拉松赛事。

17、莆田国际南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节

时间:每年2月

地点:莆田市

介绍:莆田南少林寺为武林圣地,为弘扬武术文化,打造旅游品牌,于2001年2月举办了首届福建莆田国际南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节。节日活动有开幕式、文艺表演、书画文物展、南少林武术擂台赛、“少林神功”武术邀请赛、南北少林武术表演、南少林武术研讨会、“少林圣火”万人大游灯、千人团体操和体育健身表演、少林影片回顾展、招商引资、参观游览等。

18、凤凰花旅游节

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5至6月),与海洋文化旅游节交替进行

地点:厦门市

介绍:节日以厦门市树凤凰木命名,展现了厦门丰富的人文与独特地方民俗,充满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青春活力。节日期间会举办盛大的开幕式、凤凰花诗会、沙滩派对、异国风情时装秀、海上踩街等活动。

19、海洋文化旅游节

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10月),与凤凰花旅游节交替进行

地点:厦门市

介绍:节日期间会展出十多个系列四十多个节目,以水上项目和沙滩项目为主,如“海鲜美食”、“温馨鹭岛”、“漂流”、“定向越野”、“皮划艇比赛”等。

20、沙县小吃文化节

时间:每年12月8日

地点:三明市沙县

介绍:沙县小吃节是每年公历的12月8日,是沙县人的喜庆日子,沙县百姓简称其为沙县128。沙县小吃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而沙县的小吃氛围也很吸引人。在沙县,每家每户都能做几样小吃,而街头巷尾更是随处可见小吃摊点。到了小吃节当天,沙县人民喜迎八方来宾,展示有千年积淀的小吃文化。届时所有人会放一天,成群结队地上街吃喝。

元宵节字谜有哪些?

十五闹元宵打一0至9数字——答案:4。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90年代看的老**,有一家卖牛肉锅贴,一家汤圆还是啥的,卖锅贴的有一天被屋顶挂的猪头吓着了

1、谜面:白白身子圆溜溜,样子像个乒乓球,放在锅里煮一煮,全家吃它过十五。(谜底:汤圆)

2、谜面:老赵一走开,完全就变样。(谜底:元宵)

解析:“老赵”别指赵字的繁体,即“赵”;“赵”字的“走”离开后,剩下“肖”。“肖”与全变了样的“完”组合,可成为“元宵”。

3、谜面:园外隐约闻猿叫,小桥星月听萧声。(谜底:元宵)

解析:“园”字的隐藏去,余下“元”;“猿叫”提示“元”的读音。“星”的象形为一“丶”,“桥”的象形为“冖”,“丶冖”与“月小”组合成为“宵”字;“听萧声”暗示“宵”之读音。

4、谜面:白糖梅子真希奇,也没核儿也没皮,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 (谜底:元宵)

5、谜面:一夜鱼龙舞;打一民俗风俗词语。(谜底:元宵灯会)

2021猴年元宵猜灯谜大全

哦,我也记得!片名是:《多情的小和尚》

 在商业竞争中,早年离异的“鲜又美”小吃店老板冷月眉与中年丧妻的“忘不了”小吃店老板“老和尚”,由于抢生意而结下了多年不解之怨。两家小吃店的小字辈宋巧英与“小和尚”却在暗暗相恋。一日,“老和尚”与冷月眉因各自变着法子抢生意吵得不可开交。幸亏陆大妈和文化站长欧阳文及时赶到,才劝住了双方的争斗。别看白天“老和尚”与冷月眉吵得凶,可一到夜晚,双方都不免感到凄凉孤寂。他们辗转反侧,各自想着心事…… 当红娘,但巧英开始还不理解。农贸市场的小贩司令。乌贼鱼”不怀好意,早就盯上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冷月眉。一天,他按捺不住,亲自给冷月眉送来甲鱼。不料,却遭冷拒绝,只得悻悻而去。“小和尚”一心一意要促成两老喜结良缘,在欧阳文的帮助下,绞尽脯汁,想_『很多办法。而“乌贼龟”还不死心,又到冷月眉店里调戏冷月眉。“老和尚”实在看不下去,用计赶走了“乌贼鱼”。这义举感动了多年冤家冷月眉。巧英知道母亲受辱后,闯入乌宅去质问“乌贼鱼”,而“乌贼鱼”却使计刁难巧英。他要巧英转告冷月眉:只要她能烧出五样绝色菜肴,让他和他的弟兄都吃了满意,他与她的事便一笔勾销,不再纠缠。在“小和尚”的帮助下,“乌贼鱼”在规定的时间吃上了乾隆皇帝吃过的“田螺塞肉”、“甲鱼放气”等稀世菜肴。在“小和尚”的精心策划下,两个老人终于结为伉俪。“小和尚”与宋巧英也当众宣布结束秘密恋爱。

那次元宵节是令我难忘的初中400.

谜题:讨媳妇图漂亮 (打一成语)

谜底:以貌取人

解析:取别解为娶,以貌娶人。

谜题:哪吒不闹海,武松不过冈。 (打一成语)

谜底:生龙活虎

解析:哪吒不闹海龙王就不会死,武松不过冈老虎也就活生生的。

谜题:武则天登基 (打一成语)

谜底:后来居上

解析:后别解为太后武则天,上别解为皇上。

谜题:漓江之水天下绝 (打一字)

谜底:璃

解析:漓江的水和天字的下面绝了,不存在了,便剩下离工一。

谜题:别后不见有变化 (打一字)

谜底:加

解析:别字的后半部分不见了,剩下另,然而另字发生了变异,变化成了加字。

谜题:迎春袭人两含羞 (打一成语)

谜底:花花草草

解析:迎春是一种花名,袭人扣《红楼梦》中的花袭人,由此构成花花;含羞是一种草名,两含羞即两个草,草草。

谜题:三十六中抓重点 (打一《水浒传》人名)

谜底:林冲

解析:三十六等于两个十八,十八十八可组成林;重点别解为两个点,为冫,中抓冫即冲字。

谜题:南面有水清又清,西面有水船不行。 (打一字)

谜底:白

解析:白字的南面有水即泉字,西面有水即泊字。

谜题:丝毫不曲 (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绝对值

解析:绝对值(直)!

谜题:八戒自吹法术精 (打一成语)

谜底:能说会道

解析:猪八戒法号悟能,能说会道别解为猪八戒说自己会法术。

谜题:圆规画鸡蛋 (打一省会名)

谜底:太原

解析:鸡蛋一般是椭圆型的,用圆规来画鸡蛋,太圆了!

谜题:宋字去了盖,不做木字猜。 (打一字)

谜底:李

解析:宋、字二字都去掉宝盖头,组合起来便是李字。

谜题:一星期报道一次 (打一明星)

谜底:周迅

解析:一星期即一周,迅扣讯。

谜题:赤壁之战的结果 (打二歌星)

谜底:孙悦,刘欢

解析: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孙权、刘备。

谜题:老头耍滑头 (打一字)

谜底:嫂

解析:老头扣叟,耍滑头指耍字的头部分(而)滑掉了,剩下女字,叟、女即嫂字。

谜题:砍掉羊尾巴,没有一点血。 (打一字)

谜底:盖

解析:砍掉羊字的尾巴,剩下丷王;血没有了一点,为皿字。

谜题:邂逅见秋香,更名入华府。 (打一成语)

谜底:随遇而安

解析:根据唐伯虎点秋香典故,唐伯虎遇到秋香后卖身华府,改名为华安。

谜题:始皇不是赢氏子 (打一西汉人名)

谜底:吕后

解析:传说战国时,吕不韦将已有身孕的姬妾送与秦昭襄王,生下的孩子就是赢政。谜底解为吕氐的后代。

谜题:孟姜哭,褒姒笑。 (打一成语)

谜底:倾城倾国

解析: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褒姒把周幽王的江山笑没了。

谜题:老龙王计拙犯天条 (打一成语)

谜底:下不为例

解析:根据《西游记》第九回,泾河龙王违了玉帝敕旨,不按时辰,克了点数乱下雨。下不为例别解为不按条例来下雨。

谜题:春节前营运特点 (打一成语)

谜底:反客为主

解析:反旧时同返。

谜题:整日东风吹,村子全变样。 (打一明代人名)

谜底:李时珍

解析:彡宛如东风吹的样子,以象形法扣东风吹;日与彡及村子全打乱再重组便构成李时珍三字。

谜题:剩女的恐惧 (打一成语)

谜底:死而无憾(汉)

谜题:来日定红极一时 (打一古人)

谜底:纣王

解析:纣王来一个日字,打散后可重新组合成红及一时。

谜题:桥西留有半面碑 (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桥字的西边是木,碑字的半面取石,再有留即石榴。

谜题:拆开中间重组装 (打一**名)

谜底:叶问

解析:把中间二字拆开,分拆为冂十,门口凵再重新组装成叶问二字。

谜题:前看是袭人,后看像颦儿。 (打一成语)

谜底:如花似玉

解析:在《红楼梦》中袭人姓花,颦儿是林黛玉的小名。

谜题:错把孟德当翼德 (打一成语)

谜底:颠倒黑白

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经典文案 必备

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经典文案篇一

1.鲁智深(打四川一地名)。 色达

2.连日多玄奥,一定要解开。 (打一字)——谜底:蓄

3.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打一动物名)猫头鹰

4.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谜底:寅吃卯粮

5.五角钱 (打一数学名词)——谜底:半圆

6.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7.一斗米,猜一个字。字谜语答案:料

8.元宵节后东陵行(字谜)。 院

9.阿研的口袋里共有个硬币,漏掉了个硬币,口袋里还有什么?(答案:一个破洞)

10.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谜底衣帽架

11.铁放到外面要生锈,那金子呢?(答案:会被偷走)

12.行骗(猜化妆品商标)--可蒙

13.红麻帐,白纱帐,里面坐着黑和尚。(打一水果)谜底:荔枝

14.四处雨露万物生(影星)。 周润发

15.元宵前后共团圆(字谜)。 期

16.鬼门关 (打一成语)——谜底:出生入死

17.兄弟七八千,住在屋檐边。日日做浆卖,浆汁更值钱。(打一动物名)蜂

18.双喜临门(打一中国地名)。 重庆

19.元宵节后(字谜)。 完

20.薄薄一张口,能啃硬骨头。吃肉不喝汤,吃瓜不嚼豆(打一日常用品)菜刀

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经典文案篇二

21.零存整取(打一成语)。 积少成多

22.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迎刃而解

23.巧遇牛金星(字一)钽

24.人造卫星 (打一成语)——谜底:不翼而飞

25.宝玉不知何处去,林妹玉体瘦半身打―字”谜底:宋

26.元宵节谜语简单

27.一输即恼(打一成语)答案:不胜其烦

28.多看无滋味(打一成语)。谜底:屡见不鲜

29.天涯任我行(打三字电信名词)。 全球通

30.金银铜铁珠翠钻(打上海一地名)。 七宝

31.日飞落树上,夜晚到庙堂。不要看我小,有心肺肝肠。(打一动物名)麻雀

32.“山从人面起――《聊斋志异》篇目一”谜底:成仙

33.男人没烦恼 (打一食品商标)。 喜之郎

34.大可不必害怕 (打一节气名)——谜底:小寒

35.二郎神不苟言笑 (打一成语)——谜底:一板三眼

36.店家讲信誉 (打一成语)——谜底:卖主求荣

37.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 寅吃卯粮

38.腿长胳膊短,眉毛遮住眼。没人不吭声,有人它乱窜。(打一动物名)蚂蚱

39.雨后钱无叶底花(猜一灯谜用语)--落落

40.最宽广的胸怀谜底:胸怀天下、宰相肚里能撑船

元宵节逛灯会猜灯谜经典文案篇三

41.下棋落子无俗手(猜一国内家电品牌)--步步高

42.打边鼓(打一成语)。旁敲侧击

43.单刀赴会 (打一《水浒传》人名)——谜底:关胜

44.到了长城放声唱(打一歌曲名)。 好汉歌

45.益母果儿青**,切片泡水解渴喝(打一水果)谜底:柠檬

46.小伙二十四(猜体育名词)--男子双打

47.一群黄鸡娘,生蛋进船舱。烤后一声响,个个大过娘(打一日常用品)。 爆米花

48.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打一动物名)象

49.光启族人大团圆(打上海一地名)。 徐家汇

50.千里相会两倾心(猜物理名词)--比重

51.赶制元宵闲不住(常言俗语)。 忙得团团转

52.“阶前有鸟迹――成语一”谜底:门可罗雀

53.怎么变成灰了 (打一成语)——谜底:混淆黑白

54.头上长树杈,身上有白花,四腿跑得快,生长在山野。(打一动物)谜底梅花鹿

55.天(猜一历史人物名)--夫差

56.“举头邀明月’四字礼貌用语”谜底:敬请光临

57.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58.笑死人(打一成语)。乐极生悲

59.“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艺形式)。 二人转

60.离别四十年,本聚在元宵(字谜)。 舞

元宵节猜灯谜祝福语

1.祝福深深随心起,元春开花迎新喜,宵夜长明灯笼耀,节日欢乐展笑颜,快心遂意报喜讯,乐享汤圆美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2.春风阵阵佳节到,元宵灯会真热闹。四面八方人如潮,欢声笑语声声高。亲朋好友祝福绕,开开心心活到老。祝你佳节好运罩,万事顺利人欢笑!

3.春暖花开景色艳,浓浓春意元宵节。春到虽然还乍寒,开心情意暖。纷纷出门花灯看,热热闹闹喜非凡。鞭炮声声耳边响,礼花夜空五彩绽。龙腾狮舞本领高,灯谜引得人称赞。归来汤圆甜蜜蜜,一直润到心里面。祝元宵节快乐,幸福常在!

4.灯映月圆歌盛世,百花齐放庆团圆,晚会喜庆音舞欢,传统节日幸福赞,名家国粹交相映,展现艺术暖神州,美丽夜空梦呈现,漂亮花灯添装扮,温馨话语祝福传,愿元宵快乐时刻相伴。

5.灯圆月圆人团圆,国逢盛世歌舞喧。。百花齐放开笑脸,礼花缤纷夜空闪。晚会节目多精彩,亲人举杯笑开颜。酒不醉自醉,但愿日日得言欢。祝元宵佳节开心快乐不断!

6.红红的灯笼,在幸福中摇曳;俏俏的花灯,在美好中点亮;圆圆的汤圆,在甜蜜中发酵;真真的祝福,在喜庆中送到:元宵节快乐!

7.花灯映金,圆月如璧,繁光远缀天,人生繁华有几许?把酒言欢,玉壶光转,吉祥绕指间,人生快意有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亲朋聚笑脸,人生喜庆有几许?听人笑语,闻尔乐意,一夜笙歌舞,祝福深深有几许?祝君元宵节快乐!

8.明月下,几多情侣,牵手共赏花灯美;灯火中,万家团圆,围坐餐桌品元宵;人海中,多少单身,邂逅良缘在今夜;灯谜中,句句珠玑,都是祝福吉祥语。元宵佳节,赏月赏灯品元宵,快乐一点不能少!

9.浓浓思念融进十五的月亮,圆圆月亮像你的脸庞;高高的天空隔不断温暖,共赏月亮真爱在心间流淌;举杯祝福遥远的亲人啊,你是我最美的月亮,圆圆的情,圆圆的爱,圆圆的柔情永荡漾。元宵节快乐。

10.天上明月如银盘,福传人间;碗中汤圆如银元,滚滚财源;花灯爆竹幸福传,情意暖暖;舞狮灯谜乐万千,欢笑有缘。元宵佳节,愿你家中团团圆圆幸福永远,心中好梦圆圆心想事成。

11.新年初月圆月亮,辉煌洒在大街上。花灯闪烁如星灿,灯谜彩绸飘飞扬。迈步观灯喜欣赏,情不自禁高声唱。十五元宵汤圆甜,团圆甜蜜在人间。惟愿朋友:春风得意宵节乐,今逢十五欢声歌。

12.一曲笙歌春似海,万家灯火夜如年,雪月梅柳开新春,花鼓龙灯闹元宵,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元宵快乐!

13.用真心包裹汤圆,用快乐作为调料,用真诚的祝福作为炉火,煮一碗汤圆送到你的嘴边。愿你元宵节乐开怀,生活事业圆圆满满!

14.元宵到了,送上我最真的祝福,愿你:元宵佳节好梦连连,心情舒畅欢乐延延,家和美满幸福暖暖,身体安康财源滚滚,工作顺利其乐融融。祝你元宵快乐!

15.元宵佳节,快乐是主旋律,生活;美好是进行曲,调侃人生;吉祥是咏叹调,点缀时光;幸福是小高潮,润色生命;祝福则是点睛之笔,温暖你心:祝元宵节快乐,福寿安康!

16.元宵节,大高高挂,送你八盏吉祥灯。平步青云一步灯天,青春不老粉墨灯场,才高八斗灯峰造极,事业攀升步步灯高,衣食无忧五谷丰灯,吉祥幸福灯堂入室,前程美好灯高望远,财源滚滚满满灯灯。元宵节快乐!

17.元宵节,需注意:吃元宵,少为宜;防烫伤,莫着急;糯米馅,质地腻;助消化,散步去;关心语,听仔细;祝福你,总如意。祝元宵节快乐!

18.元宵节要到了,祝愿您的家庭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爱情像汤圆一样甜甜蜜蜜,事业像汤圆一样越滚越大,财源像煮汤圆一样滚滚而来,朋友像汤圆一样实实在在。祝朋友你元宵节甜甜美美,圆圆满满!

19.元宵圆,元宵缘,圆圆的元宵吃出源源的缘;元宵圆,那是亲人缘,身在天涯盼团圆;元宵圆,那是情人缘,携手人间多美满;元宵圆,那是朋友缘,志趣相投伴一生;元宵圆,那是贵人缘,前途顺利有财发。元宵节快乐!

20.圆圆的汤圆还未品,圆圆的灯笼还未点,皎皎的明月还未圆,红红的鞭炮还未燃。我抢在花灯的前面,抢在满满的祝福前面,抢在举国欢庆的前面,抢在铺天盖地的短信前面,抢在正月十五佳节前。心中的祝愿总提前,预祝你元宵佳节快乐,好运连连!

21.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元宵节巧遇情人节之际,我的祝福与你同行,愿你早日找到一路同行的知己伴侣,生活美满如意,节日快乐!

22.月儿圆圆,元宵圆圆,最圆不过是合家团圆;花灯亮亮,烟火亮亮,最亮不过是心情亮亮;歌声欢乐,笑声欢乐,最乐不过是举国欢乐;家人祝福,朋友祝福,最美不过是有我祝福!嘿嘿,有福之人送祝福,羊年定会大富大贵哟!祝愿元宵节快乐!

23.月光如水洗流年,辉映情相牵,元宵佳节喜相逢,不醉不归胜神仙。灯火通明不夜天,人潮鼎沸无人眠,争赏花灯猜灯谜,乐享元宵合家欢。元宵佳节,幸福相会,共享盛世,欢乐今宵!

24.月满苍穹独自圆,家家户户吃汤圆。手持花灯卷门帘,烟花浪漫已满天。脚踏清辉甚悠闲,拜亲会友很随便。游灯成排成串串,小巷曲曲又弯弯。明月当然故乡圆,快乐元宵在人间。元宵快乐!

25.这一刻,有我最深刻的思念。让云捎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遥祝你:日圆,月圆,团团圆圆!官源,财源,左右逢源!人缘,福缘,缘缘不断!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26.正月十五月儿圆,袅袅情意荡心间。将思念揉成面,把祝福当做馅,熬成一碗节日汤圆,颗颗汤圆都写着我的祝愿。咬一口,家庭幸福丝丝甜;咬二口,健康快乐常相伴;咬三口,财源滚滚剪不断;咬四口,四季平安永不变。愿你的幸福品不完,元宵节快乐似蜜甜!

27.正月十五月儿圆,圆月花灯庆丰年。龙腾狮舞门前演,金银财宝滚滚来。福禄寿星登门访,吉星高照好运到。回家吃碗热汤圆,生生世世都圆满。祝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2022猜灯谜大全及答案

元宵节2022猜灯谜大全及答案篇一

1.猪的全身都是宝,用处很大,猪对人类还有什么用处?(答案:还可以用来骂人)

2.宝玉出走要分开 (打一陕西地名)——谜底:西安

3.“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艺形式)。 二人转

4.“无为在歧途――三字口语二”谜底:不知道、怎么行

5.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鲸

6.元宵春灯(网络电脑词语)。 节点

7.红墙一角(古代史名词)。 赤壁之战

8.楷隶皆融尚朴为先(猜一种花名)--棣棠

9.身长近一丈,鼻在头顶上,腹白背青黑,安家在海洋。(打一动物)谜底海豚

10.牛无它不生(字一)一

11.方块3(猜商业名词)--品牌

12.格外大方(字谜)。 回

13.元宵虎会(字谜)。 夤

14.“窗前明月光’猜一宋词人,卷帘格”谜底:李清照

15.清浊合流(打一成语)。 泾渭不分

16.沙漠一只船,船上载大山。远看像笔架,近看一身毡。(打一动物名)骆驼

17.喜对残照未白头 (打一南宋人名)——谜底:朱熹

18.拜年(打一作家名)。 贺敬之

19.红麻帐,白纱帐,里面坐着黑和尚。(打一水果)谜底:荔枝

20.守株待兔在田头猜一个字 答案是:榴

元宵节2022猜灯谜大全及答案篇二

21.元宵(成语)。 一朝一夕

22.年终岁尾,不缺鱼米(打一字)。 鳞

23.“春眠不觉晓’,打一名吧!”谜底:醉卧长安

24.元宵前后(诗词句)。 十四为君妇

25.满城桃李争春色(猜一灯谜用语)--开抢

26.头上长树杈,身上有白花,四腿跑得快,生长在山野。(打一动物)谜底梅花鹿

27.双手赞成(打一成语)。 多此一举

28.接二连三添外孙(猜三字京剧名词)--女老生

29.海产品(商业用语)。 水货

30.铁放到外面要生锈,那金子呢?(答案:会被偷走)

31.煤球和元宵一样(成语)。 混淆黑白

32.元宵佳节望满月(货币)。 十五张美圆

33.多看无滋味(打一成语)。 屡见不鲜

34.男人没烦恼 (打一食品商标)。 喜之郎

35.阿匹婆的英文名字是?答案:A-people

36.刘邦登基诏书(打四川一地名)。 宣汉

37.师傅给我取学名(打一成语)答案:师出有名

38.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 四分五裂

39.什么水永远用不完?(答案:泪水)

40.最荒凉的地方谜底:寸草不生

中华传统:元宵闹花灯

难忘的元宵节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动人传说。而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元宵节了!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如: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一次,在御花园遇到准备投井的宫女元宵,并上前搭救。问清原因后知道她很想与家人相见,就答应设法让她与家人团聚。东方朔想了一个方法,允许城外百姓正月十五晚进城观灯,当晚长安城热闹非常,扶老携幼,通宵达诞,元宵终于见到了她的家人。而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吃,所以以后的每年正月十五就叫做元宵节。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直到现在,元宵节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魅力。每逢正月十五,人们猜灯谜,点花灯,舞狮子......享受着元宵节的欢乐!

在今年元宵节,我和往年一样,与家人在家里一边看着元宵晚会,一边吃着美味的汤圆,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奶奶说着以前在农村过的元宵节?爸爸说着在元宵节时是如何跟大人做汤圆,但做的汤圆却多数是不合格的,要不就是“营养不良”——多面粉,少馅,没味道,要不就是“营养过剩,太胖”——连馅都跑出来了?而妈妈就讲起以前元宵节的热闹?我听他们说着,笑翻了天......

吃完饭后,我们轮流出灯谜,看谁最厉害?首先我出了一道题“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汤,豆子是它爹和妈,它和爹妈不一样。”我刚说完,妈妈就就立刻答道?“当然是豆腐啦?”我点了点头。到爸爸出题了,他清了清嗓音,说:“除夕守岁数钟声,打一商业用语!”这个灯谜难了点,我不明白什么意思,而妈妈想了一会儿,就说:“年终盘点!”“对了!”爸爸讲道。我心里想怎么那么难啊!到妈妈出题了,她说:“逆水划船,打一成语。”这一道题我在书上看过,便立刻说:“激流勇进!”“对了,真棒!”......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开心的一个晚上,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之中!

我喜欢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更希望这元宵节能让更多人知道,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人们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西汉“太初历”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国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吃元宵的学问

热量 汤圆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糖分,所以热量很高,体重过重者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摄取?痛风病患者如摄入高油脂的食物则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发生痛风的可能。4个芝麻汤圆的热量相当于一碗饭的热量,所以元宵节吃汤圆要有节制,可用无馅汤圆取代有馅汤圆,以减少热量的摄取,或是在饭后以快步走1小时等运动的方式消耗这些热量。

外皮 无论是北方汤圆还是南方汤圆,其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糯米含有较多淀粉,其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者及老年人、小孩子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

馅 汤圆内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甜馅如芝麻、豆沙、枣泥、花生等,咸馅如鲜肉、菜肉等。无论甜馅、咸馅,其油脂含量均很高,因为做元宵常会使用猪油,而过多摄入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会加重慢患者的病情。另外,甜馅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

汤 甜馅汤圆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的摄取。若是无馅小汤圆,汤可用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这样除了可减少一些糖分外,还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咸汤圆则可放些小虾米和蔬菜,以补充一些钙质和纤维素。需要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调味品。

其他注意事项 为减少热量,食用汤圆时要避免用油炸的方式,同时应多摄取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并比平时多做些运动。另外,食用汤圆应注意防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过节气氛。

正月十五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

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关于灯节的起源,民间传说更是纷纭不一。

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有的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从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相传,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谜这种活动。

明清两代, 灯谜活动的举行更加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不仅在元宵节,中秋、七夕(七月初七)也经常举行灯谜活动。更重要的是,明末扬州马苍山首创了“广陵十八个”(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卷帘、徐妃、粉底、虾须等绝大多数谜格都沿用至今。谜格的创立,标志着灯谜发展到成熟阶段。《红楼梦》、《镜花缘》等,都有猜灯谜的情节。灯谜经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和传播,更加普及于民众。

幸福的时间太短暂,伤心的时间太漫长, 相聚的时间太短暂,离别的时间太漫长。 原来时间就是一种从起点说是永恒、 从终点说是短暂的一种东西。

时间是我们 必须时时握在手中 却永远无法握紧的一种永恒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是风俗习惯

回答者:zhangxin88 - 童生 一级 2-4 22:03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