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篇_舌尖上的中国家常美食
1.舌尖上的中国蒿子粑粑是哪一集
2.《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样红
3.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泰州芋头的哪些特点?
4.舌尖上的中国家常菜红烧肉解说词
5.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金句
6.邓诺火腿有《舌尖上中国》描述的那么好吃吗?
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 [3] ,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在清代形成鲁、川、粤、苏四大菜系(根据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中的排序,下同),后来,闽、浙、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中国人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氽、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烹饪方式。
下表主要列出八大菜系口味 [4]
菜系
口味
鲁菜
口味咸鲜为主。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咸鲜为主火候精湛,精于制汤,善烹海味。
川菜
口味麻辣为主,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鱼香、麻辣、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粤菜
口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江苏菜
口味清淡为主。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扬菜,讲究选料和刀工,擅长制汤;苏南菜口味偏甜,注重制酱油,善用香糟、黄酒调味。
闽菜
口味鲜香为主。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浙江菜
口味清淡为主。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糟、黄酒调味。烹调技法丰富,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口味注重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东南部口味偏咸。
湘菜
口味香辣为主,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香辣、香鲜、软嫩。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香辣。相对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
徽菜
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历来的,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于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味,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舌尖上的中国蒿子粑粑是哪一集
1、鸭肠解冻后入沸水飞水1分钟(去腥),捞出控干水分,用手将鸭肠打成节,放入烧开的卤水,关火并浸泡4个小时捞起备用;韭菜洗净、切段待用。
2、净锅入菜籽油烧热,下蒜末煸香,然后下入韭菜段大火爆炒10秒钟,调入盐1克翻炒均匀出锅摆在烧热的铁板上。
3、另起锅入油烧热,下炸蒜子炒香,然后放入卤熟的鸭肠节大火快速翻炒,调入蚝油,盐2克,味精翻锅,起锅勾薄芡,淋红油放在垫有韭菜的铁板上上桌即可。
1、单集结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整个分七集完成,各集首先概括了每集各自要点明的主题,随后举例说明介绍各种美食,并在最后该集结束时用主题概括全集。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分集设定参考了一本由“慢食运动”创始人卡罗·佩特里编写的书《慢食运动》,并按照其中讲述西方美食学的概念而作出每一个分集;任长箴举例说“第一条提到了植物学,那就是涉及到物种、自然、土地,我就从这一条当中延伸出《自然的馈赠》”,“第十一条就涉及到艺术、工业、人的知识,寻求以昂贵的代价和处理保护、保存食物的方法,其实这个就衍生出《厨房的秘密》”。
2、据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所言,这部纪录片时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3、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而且表示该片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会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该片的重要主题是中国之“变”: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所以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为本片确立了一项选择食材的拍摄标准:“拍摄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在张铭欢执导该片其中一集《时间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过世后依然坚持制作着以前与丈夫共同做了几十年的虾酱。张铭欢表示“对于她来说,虾酱已经不是简单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托”。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样红
《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
2014年5月3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 第7集三餐 介绍了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的特色美食蒿子粑粑,一时让蒿子粑粑这种地方特色美食知名度大增。
在这一集中,观众将可以看到咸鸭蛋、马铃薯、生煎包、豌杂面、见手青、蒿子粑粑等不同家庭人的三餐。而毛旦厂中学的高考学子、在富士康打工10多年的工厂青年、辞掉北京工作移居到大理的小夫妻俩将让观众感受到,不同人对于生活的不同选择。
分级导演丁正说道,《三餐》和《家常》的不同就在于它更多地观照社会层面的问题。因为现代的社会生活,有的人不得不选择快捷的早餐,而有的人依然选择悠闲的早茶。
《三餐》:
一日三餐几乎是人类共同的饮食制度,同样的饭食在中国却变幻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对美味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然而关于美食每个人又有不同甚至相反的选择。
天津煎饼果子、重庆早餐小面、广州花式早茶、湘乡咸鸭蛋、彝族砣砣肉。各式各样的美食,背后也有着各自的故事,有人爱吃肉,有人喜食素;有人追求成功,有人追求内心的平和。
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泰州芋头的哪些特点?
《舌尖上的中国》“山水腊肉”海报 CFP 图
《舌尖上的中国》截屏图《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 CFP 图
一部纪录片正在悄无声息地红遍全国,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直到昨天接受本报记者访时,这部纪录片的导演陈晓卿仍然难掩激动之情。陈晓卿说,他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因此传递的不仅有美食,还有一种感动。他说:“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吃的味道
传递不同地域的文化
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镜头却迅速跳转讲述其它地方的场景……纪录片中,这种类似的画面经常出现,让观众欲罢不能。而不少鲜为人知的习俗,则让观众大开眼界。比如云贵地区延续至今、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时,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
同一种食材畅行南北,在不同地域嫁接、组合,诞生了具有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食物。陈晓卿告诉记者:“我们实际上是用‘吃’来传递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比如桂林米粉,可能来自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才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看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
品味生活
人间味道或在边远处
有观众说,纪录片充满温情;还有观众被纪录片颠覆了以往的观念:对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一直认为是琳琅满目的菜系或技艺精湛的厨师,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美食背后劳动人民的纯朴与智慧。
为拍这部纪录片,陈晓卿及其团队去了近100个地方,耗时差不多一年。还动用了诸多美食专家、文人雅士做智囊,并运用了Sony F3拍摄机拍摄。用陈晓卿的话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向中国地方饮食文化致敬的产物。
陈晓卿说:“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触动情感
味道里有绕不开的乡愁
这部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纪录片。不过,这个选择不仅在于导演陈晓卿是个“吃货”,还因为他希望以美食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劳作。农妇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渔民踩着高跷……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慈城,一对空巢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因为这种触动情感的内容,让不少海外游子看得热泪盈眶,拨动了他们那根叫“乡愁”的心弦。
“舌尖”效应 一部电视纪录片竟带火一个产业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便成了当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网友们自发创造了“舌尖上”的地方版,“舌尖上”的高校版……这个传统媒体节目借力网络媒体成功推广的案例,引起了不少网络营销者的关注。
曾经在网络上成功推广过《甄嬛传》、《宫锁珠帘》等项目的传播研究者骆力分析道,这部纪录片的题材很好,因为美食是最容易被各阶层接受的话题。其次,它延伸出了各方面的话题,比如各个地方的观众看完后开始自发创作舌尖上的美食,这为纪录片的热播带来了口口相传的效应。第三,网购的推广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长期从事微博营销的峻风文化公司资深营销总监戎盼飞指出,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开播之后5天内,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网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搜索量环比增长13.54%,有2005万人浏览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5月24日,淘宝网推出“舌尖上的淘宝”,集纳了纪录片播出的几十种美食特产,在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了“舌尖上的淘宝”,浏览量高达1000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达2195万元,环比增长16.71%。因此,尽管《舌尖上的中国》并没刻意进行这方面的营销,但网络上的强大影响力带来了想象不到的后续推广,《舌尖上的中国》也因此受益。
“舌尖”反思 一个好的营销模式是抓住百姓的心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还未播出,微博上已有很多人在议论。5月14日早上十点过,陈晓卿在微博上上传了那幅“山水腊肉”的海报,用异常低调的语气写道:“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海报上有播出时间、频道,还附带了一条片花的链接。
直白而恳切的态度,让这条微博很快便转发了上万次。
峻风文化公司资深营销总监戎盼飞称,虽然这部纪录片没有刻意在微博上营销和宣传推广,但是导演陈晓卿的一条微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指出,当时片花里的链接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不仅以美食这个题材吸引了众多“吃货”,同时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纪录片风格、更为国际化的叙事手段,吸引了微博上的文化人。另外,陈晓卿作为纪录片导演和美食专栏作家,拥有十多万的粉丝,他身边又有许多文人朋友的转发,口口相传。因此,纪录片尚未开播,就积累了好口碑。
随着纪录片的热播,好多观众开始在网上展开激烈讨论,一方面是纪录片本身,另一方面则产生了“反舌尖”话题——食品安全。在戎盼飞看来,这种讨论也是纪录片走红的推动力量,“越是争论多,越是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大家也就更愿意去看这部片子了。”
“漂”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常态。陈晓卿说:“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在国内火,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透露,他们已与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机构达成销售协议或意向。
骆力表示:“可能‘舌尖’的成功有一些偶然的原因,但其方法值得研究和借鉴,这有助于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找到发展的有利机会。”
幕后故事
电视上的美食
“看得吃不得”
陈晓卿说,享受美食和制作美食节目是两回事。一道菜出来,先要拍下来,吃的时候肯定便已经冷了。如果没有时间,还吃不了。
陈晓卿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电视上的许多美食只是好看却不能吃。“一份美食,你想让它新鲜欲滴,在视觉上带给观众刺激,最好是趁它没熟的时候。以前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阿米,现在已出过好几本书。后来我去她家吃饭,她蒸的鱼特别漂亮,但是我一筷子下去,鱼肉是生的。你看到杂志上很多东西,其实都是没熟的。”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透露,导演班子组建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中国烹饪协会,请教关于烹饪的学问。面对这些烹饪界的大腕儿,导演们提的问题却非常外行。比如他们问钓鱼台国宾馆的行政总厨:“国宴吃什么?”行政总厨回答:“国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好吃了,因为国宴必须很精致,所以味道主要是淡。”
舌尖上的中国家常菜红烧肉解说词
如果是《舌尖1》那么是泰州兴化的龙香芋,并不是靖江的香沙芋,虽然靖江香沙芋也不错。龙香芋生长在垛田中,为江苏兴化地方品种,株高1.2~1.5m,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叶柄长,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母芋近圆球形,肉白色,粉而香,子芋少,椭圆形,肉质粘。兴化“龙香芋”是垛田镇的特色传统无公害农产品。2012年推出的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回归田野里对兴化市的垛田镇的垛田和龙香芋进行了详细讲述,芋头红烧肉、蟹黄汪豆腐等兴化家常菜一时成了吃客心中向往的美食。
兴化“龙香芋”是垛田镇的特色传统无公害农产品,长期以来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金秋九月正是“龙香芋”兴化垛田镇特产龙香芋陆续上市的季节,来自江浙鲁等地的客商纷纷到垛田镇购“龙香芋”,用以供应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市场。2008年垛田镇共种植“龙香芋”3000多亩,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市场批发价每公斤1.8元,每亩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种植效益较高。兴化“龙香芋”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垛田镇有一支高素质的蔬菜经纪人队伍,走南闯北,活跃在城乡之间,将“龙香芋”推介给全国各地的客商,使“龙香芋”在国内蔬菜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迅速拓宽了市场销路 。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金句
上好的带皮五花肉,一定要肥瘦相间,这门手艺是子钰母亲来上海后跟邻居学的。在汉族的菜谱上,红烧肉的历史不算悠久,却最受欢迎。猪肉、酱油,常见易得,烹饪不需要高深技巧,只需付出时间和耐心,这让红烧肉成为中国家常菜的经典。考究一些的,先用猛火炙烧肉皮,肉皮在高温下迅速收缩,可以长时间炖制,仍保持劲韧的口感。红色是外观的标签,要获得这种诱人的色泽,可以炒糖色,加老抽,也可以借助红曲米或豆腐乳,各家有自己的方法。肉汤不容浪费,无论加入什么食材,吸饱汤汁后都会变成红烧肉最默契的配角。
邓诺火腿有《舌尖上中国》描述的那么好吃吗?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金句如下: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2.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3.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4.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5.人们懂得用五味陈杂形容人生,应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
6.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7.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9.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一溪云语文)
10.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邓诺火腿真的很好吃。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其中有六分钟关于诺邓火腿的介绍。
诺邓火腿的美味源自诺邓出产的天然井盐。
云龙盐井地区都属于高海拔的小盆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时年冬春干旱、夏季潮湿,非常适合肉制品的腌制加工。腌制诺邓火腿全部使用本地盐井生产的井盐,盐中含有钾、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增加了火腿的色、香。腌制过程中,用盐泥包裹整只火腿,有保鲜、促进发酵和防虫的作用,并能生成有益的菌群来参与完成自身的熟化过程。如同陈年老窖都有特殊的小区气候一样,那些数百年来专事腌制诺邓火腿的传统的村寨,那些常年悬挂火腿的晾房,已形成了一个个适应火腿自然发酵的生态环境。多数两年以上的陈腿,外表遍布绿色霉斑,当地老百姓称作“挂绿衣”。但并非所有的火腿都会挂绿衣,如果腌制火候不到位,或晾房温、湿度不合适,火腿是长不了霉的。只有挂了绿衣的火腿,滋味才越来越好。
一只上乘的诺邓火腿,一般需要3年的时间自然风干,此时火腿上的脂肪已经氧化成了特殊的美味。它的每个部分有着不同的吃法,3年以上的诺邓火腿可生吃,肉质细、油脂薄、瘦肉多。
诺邓火腿火了,也许未来真的需要“千年等一腿”了。腌制过程,本身需要不少时间和心血。即便是每年努力提高产量,产量也有限。
为了邮寄方便,从诺邓出发的火腿已切块真空包装。火腿到家后,往往放在冰箱里。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千万别让诺邓火腿躺在冰箱里!再好的食物,放太久也会变坏啊。
离开了诺邓温润的气候环境(最适合对火腿进行深度发酵),放在冰箱里冻,是无法让火腿自然发酵的。
火腿的食用方法很多,如切成薄片炒菜。老友勇哥的推荐是炒青菜时放几片,一是因此可以少放盐,二是青菜更好吃。原来,火腿就是天然的“味精”啊!在诺邓当地,莴笋炒火腿、火腿炒饭是很受欢迎的家常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