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_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用量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的今日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1.小柴胡汤的配方 小柴胡汤的功效和作用
2.小柴胡汤有哪些功用?
3.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4.?张庆祥解说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配方 小柴胡汤的功效和作用
1、小柴胡汤的配方: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或党参9~12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
2、小柴胡汤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剂之一。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3、主治: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小柴胡汤有哪些功用?
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少阳之证。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
《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证治机理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病在半表半里,邪正相争,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正胜欲拒邪出于表,故往来寒热;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
方解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为臣药。柴胡、黄芩相配伍,一散一清,恰入少阳,以解少阳之邪。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参、枣与夏、姜相伍,以利中州气机之升降。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则诸证自除。
配伍特点透散清泄以和解,升清降浊兼扶正。
运用本方为治疗少阳病证之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之代表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原方“去滓再煎”,使汤液之量更少,药性更为醇和。小柴胡汤为和解剂,服药后或不经汗出而病解,或见汗而愈。《伤寒论》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后,可见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之“战汗”,属正气来复,祛邪外出之征。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木来乘土,宜去黄芩,加芍药柔木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瘀滞痰凝,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疏风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附方
1.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柴胡半斤(24g) 桂枝去皮,三两(9g) 干姜二两(6g) 栝楼根四两(12g) 黄芩三两(9g) 牡蛎熬,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功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亦治疟疾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柴胡四两(12g) 龙骨 牡蛎熬 生姜切?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各4.5g) 半夏洗,二合半(9g) 黄芩一两(3g) 铅丹一两半(1g) 大黄二两(6g) 大枣擘,六枚(2 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主治:伤寒少阳兼痰热扰心证。症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鉴别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均能和解少阳,主治往来寒热者,皆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但小柴胡汤乃伤寒邪入少阳之主方,为和解少阳法之代表方剂,主治少阳证邪在半表半里者;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兼内有寒饮,故佐以桂枝、干姜温阳化饮,口渴加天花粉生津止渴,胸胁满微结加牡蛎软坚散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兼有痰热,且见谵语,故佐以大黄泻热,小便不利加茯苓利水而化痰,心烦惊恐加铅丹、龙骨、牡蛎镇心安神。
方论选录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经之邪,半夏、生姜能散少阳经之呕,人参、甘草能补中气之虚,补中所以防邪之入里也。(吴昆《医方考》卷二)
医案举例己丑正月二十日,钱,三十四岁。太阳中风汗多,误与收涩,引入少阳,寒热往来,口苦脉弦,与小柴胡汤和法。其人向有痰饮喘症,加枳实、橘皮,去人参。柴胡五钱,姜半夏六钱,生姜五钱,广皮五钱,小枳实四钱,大枣(去核)二枚,炙甘草三钱,黄芩炭一钱五分。煮三杯,先服一杯,寒热止,止后服,尽剂不止,再作服。二帖。廿三日,风入少阳,与小柴胡汤已解其半,仍须用和法,寒多热少,而口渴,较前方退柴胡,进黄芩,加天花粉。姜半夏三钱,柴胡二钱,生姜三大片,天花粉三钱,炒黄芩三钱,大枣(去核)二枚,炙甘草二钱。煮三杯,分三次服。(《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楼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 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来源陈亦工,陈强,陈萌。国医论坛,2000,15(3):9。组成柴胡、法半夏、白茅根各30克,黄芩、党参、甘草各12克,大枣4枚。
加减尿路刺激征明显或伴尿血者,加滑石10克,蒲黄14克(包);伴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者,加白芍24克,鸡内金15克,米醋50毫升。
功用祛湿为要,兼以清热。
主治急性肾盂肾炎。
方解小柴胡汤中柴胡苦平,透泄、清解少阳之邪;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法半夏辛苦温燥,辛散苦降,温燥化湿;加入白茅根增强清热利尿之效;佐以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健脾,扶正以祛邪。
用法水煎服,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张庆祥解说小柴胡汤
中医“和解剂”和小柴胡汤(附原文)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畔、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和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蜡杂以及表里同病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解剂分为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和在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肝牌失调,以通遥败为代表方;调和弹胃剂。
适用于肠胃气机失调,以半夏润心汤为代表方。
凡邪在肌表,未人少阳,或邪已入里,常不宜使用和解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9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炙甘草3g生姜6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②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③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所治少阳病为伤寒邪传少阳,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所致。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方中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清解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为胆经要药,与柴胡配伍,具有较好的和解清热作用,是为臣药。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皆为佐药。炙甘草助参、枣扶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半表半里之邪得解,少阳枢机得利,上焦通而胃气和,则诸症自除。
[现代研究]本方有解热、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能促进B细胞成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可显著提高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红细胞免疫的能力;对肝胆系统的作用,包括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肝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包括对肠管蠕动有增强作用,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纤维化作用;调节内分泌,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胸膜炎、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产褥热、睾丸炎我真为能代身带本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张庆祥老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博士生导师。他通过对《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义、加减及半表半里概念的分析,认为小柴胡汤是一外可清热散邪、益气解表,内可调理肝脾、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的方剂。笔者侍诊师侧,亲眼目睹老师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治疗内伤外感各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遂将其对小柴胡汤的理解和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方 义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张庆祥认为其核心病机在于调理气机,并常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气机条畅的重要性。《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方中柴胡升举阳气,疏肝解郁,「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原方用量八两为君,「且方中七味药中,半夏、黄芩俱在可去之列,唯不去柴胡、甘草,当知寒热往来,全赖柴胡解外,甘草和中」(《伤寒来苏集》)。黄芩苦寒泄热;半夏辛开苦降,配柴胡则升,配黄芩则降,且有降逆和胃、辛开苦降之效。另外,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补中气和营卫,降逆止呕,健脾培元,使正胜邪却,扶正不留邪。诸药合用,使气机有上通下达,和调内外之功。且其在调理肝与脾胃之时,亦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
加 减
若兼见脾虚乏力者,加香砂四君子汤以补气行气健脾;伴脘痞痰多者,加平胃散以行气除胀;伴恶寒鼻塞者,加桂枝、白芍以解表调和营卫;伴项强不舒者,加葛根、羌活以舒筋散寒;伴失眠多梦者,加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伴头晕恶心者,加天麻、白术等以祛风化痰;伴带下色黄属湿热下注者,合二妙散、三妙散及生山药、芦根等以健脾利湿清热。
主 治
《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由该条文可知,病位已离表而欲达里,然并未至里,而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之半表半里,然半表半里绝非表里之间的膜原而已,从148条纯阴结全属里证,阳微结则既有表证又有里证,都可用小柴胡汤治疗来看,半表半里当为少阳枢机游移不定,既涉表,又及里,则此方临床应用广泛当在情理之中。
另外,六经辨证理论用三阴三阳概括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与病理演变。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其支会缺盆,下胸中,贯膈循胁,属肝络胆。而肝胆相表里,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斜行少腹,挟胃属肝络胆,注肺,并上行连目系,达巅顶,环口唇。故邪在少阳经络所生病者,常会涉及多个脏腑,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症状,以及肝胆本脏腑病证都可用小柴胡汤治疗。
功 效
小柴胡汤方首见于《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根据仲景之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可用之和解少阳、益气解表、调理肝脾,清化湿热等。
和解少阳? 治疗邪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的半表半里证。邪在少阳,胆火内郁,见口苦、咽干、目眩之三大症,用之准确,效若桴鼓。
解肌发表? 治疗邪入少阳的寒热往来证。《伤寒论》第98条所言,此时邪在少阳,正邪交争,旋退旋进,故寒热往来。张庆祥认为少阳少血,不可发汗,太阳证虽未罢,因邪入少阳之像已显,故不用桂枝而择柴胡。
益气解表? 用以治疗虚人外感,气虚发热证。小柴胡汤中有人参,为补气之要药,配伍甘草、大枣,故虚人外感时,张庆祥每用小柴胡汤随证加减而获效。
调节气机? 用以治疗中焦气机失调所致的肝脾不调及肝胃不和证。《金匮要略》开篇即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临床脾胃病的发病与肝关系密切。方中柴胡为疏肝解郁之主药,且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四药合用,固护中洲使脾旺不受邪,随证加减,疗效甚佳。
清化湿热? 治疗中焦气机斡旋失常,津液代谢输布障碍,郁而化热引起的中焦湿热及上焦痰热证。脾主升而胃主降,脾脏喜燥而恶湿,胃则喜润而恶燥,但若脾胃虚弱,运化无权,酿生痰湿,久则蕴生湿热或痰热。方中黄芩、半夏清热燥湿,为燥湿化痰除湿之品。张庆祥临床常用此方清化湿热,化痰开窍,治疗酒客湿热内扰之胃胁胀痛、痰热扰心所致失眠多梦,以及湿热下注之尿赤带黄等。随证化裁,邪正兼顾,则痰湿去,脾胃健,且祛湿而无伤阴之弊,正中湿热缠绵难愈之机。
病案举例
陈某,女,55岁,因失眠数年,于2009年9月11日就诊。素有心脏病史,入睡困难,易醒,醒则心烦,伴身热汗出,时发心悸,口苦口臭。舌体胖大,苔白微厚,脉弦滑弱。证属痰热内扰,肝郁心弱,治以清热化痰,解郁安神。方用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味。处方:柴胡15克,酒黄芩9克,青皮、陈皮各9克,姜半夏9克,生晒参10克,茯苓12克,苍术、白术各12克,元胡9克,鸡血籐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8克,砂仁6克,生甘草3克,炒栀子9克。6剂,姜、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入眠好转,醒后可以复睡,心烦减轻,唯时有心悸,口苦有味,汗出身热,纳可,时头痛,呕吐。舌胖大,有齿痕,舌质淡,苔白微厚,脉细弦弱。方药对证,湿热像已减,但病机仍在,故效不更方,去苍术、白术之温燥,栀子之苦寒,针对其高血压的伴见症加钩籐15克,以平肝潜阳,加益母草18克,以活血利小便,导热下行。6剂,煎服法同上。
三诊:药后睡眠好转,头痛呕吐未作,心烦减轻,现入眠难,汗出多,汗出时心烦身热明显。舌象同前,脉弦滑。痰热症减,因病人处于更年期,阴虚内热为主要矛盾,故去钩籐、益母草,改锻龙骨、锻牡蛎各15克;加丹参12克活血通脉,青蒿9克、地骨皮12克清退虚热。6剂,煎服法同上。
后以上方为基础方调理,睡眠正常,余症亦消。
好了,今天关于“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及组成配方”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