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锡美食指南?

2.为什么贵州人喜欢吃酸辣味?

酸汤鱼的做法_妙龄酸汤鱼

各个地区的民俗民风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节庆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5.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外人。

无锡美食指南?

1. 家乡的山作文(按方位描写),

家乡的山

我的家乡在西簧乡,是坐落在大山怀抱中的一个小乡村,家乡的山没有黄山那样壮观,也没有华山那样群峰挺秀,更没有衡山那样气势磅礴,但他就像是,身怀小乡村,守护着这里的人们。

秋天的山最美丽,长在山上的树木一些已渐渐泛黄,散发着干燥的气息,可是柏树还郁郁葱葱,有着潮湿泥土的气息,一些野果啦都露出可爱的小脸蛋,正是这些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袍子。

山脚下有着野花野草装饰着,吹来一阵风,使得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发出干燥而枯裂的声音,这时,你从山脚往山顶仰望,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站在山腰上眺望远方,会使你看到整个西簧乡,秋姑娘给我们带来阵阵凉爽……

来到山顶立马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远处的山轻纱笼罩,影影绰绰,宛如梦境。小鸟也在山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欢迎大山给他带来了过冬的食物。

大山浑身都是宝,不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食物,单单就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山还教我们懂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而我们又为山做了什么呢?

2. 家乡的山作文(按方位描写),

家乡的山我的家乡在西簧乡,是坐落在大山怀抱中的一个小乡村,家乡的山没有黄山那样壮观,也没有华山那样群峰挺秀,更没有衡山那样气势磅礴,但他就像是,身怀小乡村,守护着这里的人们。

秋天的山最美丽,长在山上的树木一些已渐渐泛黄,散发着干燥的气息,可是柏树还郁郁葱葱,有着潮湿泥土的气息,一些野果啦都露出可爱的小脸蛋,正是这些给大山披上了美丽的袍子。山脚下有着野花野草装饰着,吹来一阵风,使得树上的叶子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发出干燥而枯裂的声音,这时,你从山脚往山顶仰望,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站在山腰上眺望远方,会使你看到整个西簧乡,秋姑娘给我们带来阵阵凉爽……来到山顶立马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远处的山轻纱笼罩,影影绰绰,宛如梦境。

小鸟也在山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欢迎大山给他带来了过冬的食物。大山浑身都是宝,不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食物,单单就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

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

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山还教我们懂得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而我们又为山做了什么呢?。

3. 以家乡的山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家乡的山》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给予了人一种改革的精神。 我爱我的家乡,但更爱家乡的山水。 说起家乡的山水,当地人第一个说出来的山水风景区非——洞口塘莫属了。的确洞口塘的山虽然没有桂林之秀丽,庐山之俊俏,黄山之贵重,泰山之尊——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美是不能和洞口塘的山比美的。洞口塘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同时也是夏天人们的避暑山庄。

洞口塘的山真是千奇百怪。山岭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像背着绿色竹篓的药老人;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正在展示着自己的美貌,在众多的山岭中翩翩起舞;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松树状形,引来一群群鸟儿来嬉戏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再加上三五成群的闭月羞花,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鸟语花香,有的像一根笔直的竹竿,就像是孙悟空的精箍棒造型一个样了!

在山间行走,难免要看看下方,下方就是那驰名远扬的洞口塘山泉的出产地。说起这里的水,那可真是没有一点污染的,不含有一点有毒物质,是矿产的天然水,可是从山岭中流出来的,它冲破任何阻难,把自己奉献给人类,那样的翠绿,那样的清澈,那样的可爱。

远方的朋友们,快来吧,看看这的山岭,喝喝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天然水。来吧,这的山水让你醉倒在洞口这幅民族风情里!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山水!

4. 关于家乡美的作文按时间顺序来写

第一篇 家乡美 我的家乡——邹平,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好地方。

山美。长白山脉,连绵起伏,宛如一条青龙,自西向东南方向奔腾;摩诃顶、白云山高耸入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年清明前后,“羊肠小道”的边上、山坡上、山沟里漫山遍野的红的、粉的、紫的杏花、桃花和不知名的野花一个劲的开,引得游人纷纷来踏青、欣赏;山间香飘四野,蜜蜂也争先恐后的来了。 水美。

夏日,沿山路盘旋,满眼都是一片绿茵茵的“海洋”,偶尔,会看见一两朵黄花、红花嵌在绿色的“海洋”中。耳中不时的传来哗哗的、轰鸣的水声,寻着水声,峰回路转处,像白色的银链一样的瀑布映入眼帘,脚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溅着水花欢快的流淌。

鸟儿在枝头尽情地歌唱,犹如纽扣大小的蜘蛛在树与树之间编织着自己的大网。 人也美。

山间来往的游人尽情的欣赏人间美景,小朋友们欢快地跳着、蹦着、玩耍着,引得大人不时地哈哈笑;大人忙着用照相机记录着精彩的瞬间。 我们生活在这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好地方,我们会更加珍惜、好好爱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将为她的富饶、美丽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 第二篇 我的家乡广西罗城是座山城,是全国仫佬族人居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群山环绕,虽然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壮景,可我却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每次听到那亲切的乡音,我心中充满着自豪! 家乡美,美在那一座座青山。家乡人出门就能见到山,山在家乡人眼中是那样地可爱!什么“秀才看榜”、“凤凰展翅”、“孔雀开屏”……让人见了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无尽的遐想。

要说最动人的,就非“睡美人”山莫属了。家乡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好玩好耍,东门四把”。

这“睡美人”山就坐落在四把。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个仙女路过四把,因为被城中的景色迷住了,就在路边轻轻休憩了起来,后来就化作了山峰。

瞧,远远望去,那几座山峰连绵起伏,多像一个妙龄女子的身躯啊;那山间突起的松树,如同美人翘着的睫毛;旁边那几座山峰连在一起,仿佛美人长长的头发,真是栩栩如生啊!家乡的山野毛葡萄酒厂还用“睡美人”山作为商标,使家乡的葡萄酒在广西远近闻名咧! 家乡美,美在那一条条绿水。就拿怀群的剑江来说吧,水绕着山,山傍着水,山水相依,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旖旎的画卷。

山壁上有古人的刻字,山间长满了苍翠欲滴的树木;两岸的翠竹倒映在水中,显得更绿了;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到了盛夏时节,人们在江面上划竹排,小孩在水中尽情地打水仗,可惬意啦!家乡人常说怀群素有“小桂林”之称,的确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呢! 家乡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此话一点也不。有一次,我去赶集。

集市上人来人往,我发现一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在卖菜。我感到疑惑不解,她这样的年纪,不是应该和我一样在校园里轻松地学习,在课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吗?于是我迈开步子走到她跟前。

“要买菜吗?”小女孩热情地打着招呼。“小妹妹,你为什么在这里卖菜呀?”我奇怪地问。

“我们这儿好多人都这样。”小姑娘甜甜地说着,“自家种的蔬菜吃不完,放学后卖些还可以贴补家用哩!”小姑娘眼眸清澈如水,骄傲地说道。

听着她的话语,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在家里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而我呢?却觉得这是理所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时候甚至无理取闹。眼前的这小姑娘小小年纪却这么有责任感,对父母有孝心,怎么不让我感到羞愧、同时又心存感动呢?小姑娘的心灵多美啊! 家乡美!家乡的一切都充满着和谐之美!望望家乡的山山水水,想想家乡的纯朴,怎能不让我从心底爱上她呢? 第三篇 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提高,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30年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我国著名的红蒜、锌硒米之乡的麻江县,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通往我的家乡 高速公路上有这我们苗家的风情韵味。1913年麻江县的县名为“麻哈县”1930年改为“麻 江县”是以美丽的清水江为支流。

清水江是非常美丽的一跳河,如果你来我的家乡旅游的话 那你不去吃美味的酸汤鱼那你就不算没来过我的家乡,我的家乡还建立起了那国家激流回旋 训练基地,那基地还对外界开放,要想来试试激流回旋吗?那就来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的苗族,每一年的正月十五我的家乡就会有一年一度的“芦笙大赛”美丽的苗家姑 娘们穿着漂亮的苗衣,戴着银饰,手上、脚上都戴满了银饰,嚓嚓嚓的声音,还有铃铛的声 音·····男孩穿着那帅气的衣服,戴着那酷酷的芦笙去了比赛。 我的家乡还有龙舟比赛, 几个人组成的龙舟团队、一个人在龙头前敲鼓、为团员们加油打气、其他几位团员们拿着浆 划呀划 ,一起呐喊“加油”加油。

这就是少有的团队精神啊! 我的家乡还有美丽的月亮岛、桃源岛、月亮岛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岛,有着大轮船酒店,可以 在上面钓鱼、可以休息,还有农家乐、烧烤亭、烧烤亭是用大理石做的凳子桌子、还有烧烤 架、每一个家庭都去那烧烤就会有一种温馨、快乐。

5. 写一段家乡山的作文

说起武当山来拿可漂亮呢,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一片,秋天大雾迷蒙,冬天白雪一片。

春天的武当山清泉飞流直下,正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地上一片嫩绿,鲜花盛开,漫山遍野让人感到满目亮白。

夏天的武当山绿树挺立,高高的大树满上遍野,游人在太阳下暴晒着,再到绿树下乘凉,会感到一身凉爽像在天上仙景似的。秋天的武当山金顶被大雾笼罩着像夹在天地之间,上天也籂海焚剿莳济锋汐福搂难下地也难,大雾把武当山拢住好像就是愚公移山时一到这个让人来一次就留恋往返的“天上仙境”,山下小溪叮叮咚咚的“打鼓”。

冬天的武当山上的南岩宫白茫茫的一片好像就是冰山一样,全身都是一片白色像是一个戴着白色帽子的小姑娘。 武当山的四季都很美,但是祖国的四季更美。

6. 家乡的山作文

家乡,是每个人都无法忘怀的字眼;家乡是每个身在异乡的人最想念的地方;家乡,蕴藏着每个人童年的“蝴蝶”;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独特的美,这种美在他人眼里或许微不足道,或许都称不上美,但我的心中最美,因为,这里的一切,都烙上了家乡的印记。

我家乡的山,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也没有香山那样的红叶,但它却有着不同风格。

家乡的山,是爸爸那宽大的肩膀,一座座山护卫着家乡;家乡的山是妈妈的手臂,托着一个个“小树苗”茁壮成长。

春天,山上百花盛开,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编织成花色斑斓的公主裙,把春姑娘衬托得格外美丽。

夏天的山是七仙女编织的绿手巾。葱郁的森林,青翠的小草,在雨水中,更显出它那顽强的生命力。

秋天,红色的苹果桔黄的柿子,还有金黄的谷子,在秋风中炫耀着它们的丰收成果。

冬天,一场大雪把家乡的山装扮成一位银装素裹的姑娘,姑娘那么质朴,那么纯真,还散发着土地的芳香和单纯的气息……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山,我爱它,它是如此的美丽,一年四季都驻扎在我心中!

7. 我的家乡作文顺序怎么写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如画、依山傍水的地方。

在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谁撒了一大把的金子似的,波光粼粼。一条条不知名的小鱼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小鱼游行的速度可真够快的,比同学们赛跑时的速度还快呢!在村后,是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大山。山上,一棵棵大树高耸入云,就像是一位位守护神,守护着远近乡民的安全。一棵棵像碧玉装扮过的小草,就像我一样想快点长高,不甘示弱地拼命往上生长,让大山拥有了一件翠绿的衣裳。在村旁,是一家家货品丰富、价廉物美的商店和一条又宽又长的马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奔到商店去买东西吃。每次吃完之后,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得没人能画得了的地方。

我的家乡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

家乡的山很高,高得就像在和白云拉手聊天呢!在众多高山之间,有一座叫金山,金山脚下有一个村,叫金山村。金山村盛产贝母,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贝母。每到十月份,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下地种贝母。尽管爸爸在城里工作,但是一到种贝母的时节,他就会回到家乡帮奶奶种贝母。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份,贝母成熟了,一个个白胖胖的贝母在田里静静地躺着,等待勤劳的人们去收获。如果这时候你去金山游玩,一定会闻到一股不那么好闻的味道,那是农民伯伯正在用硫磺熏贝母呢!

金山村也加工粉干。刚加工出来的粉干果,可香了。光是那香味就会吸引人们忍不住要去品尝一番。这里出产的粉干又细又白,很受人们喜爱,它还远销到县城以及其它县市呢!

种贝母让家乡的人们富裕起来,很多村民都造了新房,买了汽车,村里的路也越来越宽,由原先高低不平的机耕路变成了如今又宽又平的水泥路。另外,家乡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过年回家时,路旁可干净了。

我想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8. 写家乡的山作文200个字

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山,它一年四季都带着不同的颜色,就像五彩缤纷的颜料。

春天,家乡的山穿上了碧绿的衣服,花朵带着微笑怒放,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花瓣。

夏天,家乡的山换上了深绿的衣裙。给我们带来一层层温柔和愉快。

秋天,家乡的山又换上了五彩缤纷的裙子。树叶有的火红色,有的金**,还有的橙红色……

冬天,家乡的山披上了雪白的棉袄,树叶落光了,有的动物冬眠了,给我们带来欢声笑语。

这就是家乡的山,一座“五颜六色”的山。

9. 怎么写家乡的山作文3年级350字

我的家乡有几座无名的小山。山不高,却很有灵气。

春回大地。沉睡了一冬的小草破土而出;树木长出嫩绿的新芽;小鸟站在枝头高歌;各种花竞相开放。把春天的山打扮得十分美丽,充满生机。

夏日炎炎。茂密的树荫展开翅膀,给人们带来清爽。树荫下那一朵朵绚丽的小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飘出阵阵清香。山的夏季,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秋高气爽,清风云淡。小花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夏日翠绿的树木也大多脱掉绿装,只有松树仍然郁郁葱葱。虽然是秋季,山上还是有很多绿色。

寒风吹来,阴云密布天空,冬日的雪花纷纷扬扬。雪花落在树枝上, *** 叶子的树枝又绽放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一阵微风吹过,树枝微微摇动,雪花随风飘洒。

我爱你!家乡这绚丽多彩的山!

10. 关于写家乡的山的开头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样死活的枫叶,但他四季风光如画,谁见了都会赞叹不已。。

当春燕鸣叫时,这山里的景色最迷人了。不信你瞧!那红、白、蓝、黄,还有叫不出是什么颜色的野花,会使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了。成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蜜,花蝴蝶们扇动着翅膀翩翩起舞,伶俐的小鸟在枝头上唧唧地唱个不停,给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还有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密密地挤在一块儿,你拥我挤,推来搡去,像一块柔软的大地毯铺在山坡上,踩在上去软绵绵的,躺在上面舒服极了,再大大咧咧地做个好梦,好美!

当夏蝉高唱时,遍地长满了冬瓜。你瞧,那茂密竹子里,挂满了一个个绿透了皮肤,它们形状不同。这时,我看在忙于剪冬瓜的农民伯伯、阿姨们,弯着腰,用手弄开冬瓜叶。哇!好大的冬瓜啊!农民们见了用手一抓,用剪子把它剪下来。真漂亮,又大又绿,收获肯定很多。他们剪了一个又一个,把剪刀都剪“断”了。

当秋风一吹,这田野的景色更是诱人。特别种了禾苗的那一片田野,离她远远就能看到像似铺了一块金色的地毯一样。一棵棵禾苗结满了稻谷,一穗穗垂下来,可好看了!

当冬微风呼呼时,这山里显得特别幽静,到处无人,各种动物都躲在窝里,人们都在屋取暖。天地茫茫,真寂静!

美丽的家乡

今年秋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家乡去玩.这一天,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在这又高又蓝的天空上,飘着一丝丝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不知不觉 ,就走到了爷爷家。家乡一派迷人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爷爷家门前有一片绿色的果园。大大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紫色的葡萄,紫里透青,青里透亮,就像一颗颗又大又圆 ,万分美丽的珍珠,亮晶晶,水灵灵的。那一个个红艳艳的橘子,五个一群,三个一伙,头挨着头,脸对着脸,好像在窃窃私语地说:“小主人,欢迎你回来!我们还以为你忘了我们呢!”我微微一笑,连连摇头说:“不,我怎么会忘记你们呀!”最让人垂涎三尺的是那金灿灿,黄澄澄的鸭梨了。皮薄薄,汁水多,吃起来还让人爱不释手呢!一个个既大又圆沉甸甸的红苹果,压弯了枝头,在微风吹拂下,不住地向我点头。

果园的一旁有一条小河。河水清凉见底,几条小鱼在河里面嬉戏,玩耍,十分可爱。河水的两旁有一棵棵枫树,红得多好啊!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落叶随着微风飘飘而降。可是河边的松树还是那么挺拔,那么翠绿。清清的河里到映着红叶,绿树,多么美丽啊!

还有稻田,从一片黄灿灿的田里飘出一阵阵芳香。颗粒饱满的稻谷,压的稻干直不起腰来,好像在感谢大地的养沪阀高合薨骨胳摊供揩育之恩。

我喜欢美丽的家乡!

为什么贵州人喜欢吃酸辣味?

中餐

1.电信局对面的谭家菜有两道菜非常不错:风味鱼头.茶香虾非常美味

2.梁清路.河埒口附近的小岛饭店去吃河豚

3.南长街"小峰夜宵"的骨头堡.汤的配料很古怪.鲜美得想把自己的舌头也吞了:)

4.川菜馆(汽车西站旁).特色:比较正宗口味的川菜!

5.粥天地酒家.五爱路嘉和广场, .

6.荣巷的308部队对面内江饭馆川菜好吃.店脏点.腊肠无锡绝无仅有的.

7.啤酒苑的[啤酒鸡"

8. 水上明月也不错.环境超好.有点秋水连天的味道,

9.夏联福记的掌中宝.玉米烙.招牌菜--红烧肉.门口的黑人做的印度飞饼也不错

10.大地宾馆.里面的手撕甲鱼好吃得想连骨头都吐下去.十二元一只.

价格也便宜得没话讲.还有脆皮乳鸽.又香又脆.吃得满嘴流油,

11.西门的西新饭店.店面一般.但里面的东西味道很不错.尤其是汤丝罗和京酱肉丝.很好吃.黑鱼2吃.

12.学前东路长江北路口的醉香园.物美价廉,

13.新区的欣旺大洒店.里面的菜很精制.价格也不高.味道不错,

14.哈哈大酒店.价格偏高.但菜式精制.推荐.哈哈鲈鱼.鲜奶香蕉还有一种什么肉.带骨的.八块钱一根.也很香,

15.河埒口的淡水清粥馆.里面的基围虾.三杯鸡很不错.

16.东林酒店.里面的菠罗饭.将炒好的菠罗饭盛于菠罗内.清香扑鼻还有xo酱炒牛娃.也是好味道,

17.南门朝阳广场的喜盈阁.价格便宜.量足.里面的烤兔腿.熏乳鸽都是非常好吃的,

18.南门的咸亨酒店.是正宗绍兴的分部.里面的酒菜是浙江风味.很特别.香淡是特点.爽口,

19.欧风街上的状元楼.无锡的一些老菜式那里都是很正宗的.象糟白鱼.无锡排骨啦!

20.无锡三凤桥.排骨当然是这里最正宗啦.还有水晶虾仁.虽然比不上太湖饭店.但是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21.在复兴路无锡市房屋置换中心对面有家叫Home的家常菜馆.里面感觉虽然很小.但作的菜很好吃.而且在市中心这个地段.价格也不算贵!老板应该是个作学问的人.从布置就可以看出!如果是中午十一点.晚上六点左右去的话.最好要预订.因为只能几张桌子.要等翻台的话.要半个小时的.店招牌作的是霓虹灯的.容易误认为是酒吧.其实应该是有特色的小饭店喽!适合两个人的小型聚会!

23.小外滩的世外源.去晚了没位子的,

24.二院对面的弄堂里的怡红园.东西还算实惠好吃,

25.水帘天的法式鹅干.水连小炒皇.灌汤虾球.凉瓜団(馅是芝麻.皮是绿色的).干炒牛河(正点).浓汤菌菇,

26.喜好海鲜.南海鱼村和园外园的胜在价格便宜.味道好的在蓝天新港和东方海港(东方巴黎楼上).后者最为推荐.

27.健康路上的阿福楼 .小鲍鱼. 卤水拼盘不错 .西芹百合.油闷尖椒.东坡肉.手抓骨,

28.建筑路那开的金色水乡里个菜也蛮显个!!特别是天目湖个鱼头.还有三黄鸡冷菜

29.江阴的新黄山大酒店.河豚鱼.麻辣小龙虾.鱼皮馄饨 ,

30.锡海宾馆的鲍汁灵菇,

31.新区有家饭店叫千都.老板在无锡厨艺界赫赫有名(属师公级)那的干蒸甲鱼.狮子头等都是上品.

32.惠钱路上龙圣山庄.里面的虾仁烩鱿鱼.好吃的-!三鲜牛腩煲.牛肉煮得特别烂.牛骨头都煮酥掉,

33.家乐福对着清扬路这一面左手.乐福饭店.很小的门面.但是菜色多.味道好.价格便宜.粉丝煲.各类煲汤.老鸭煲..啧啧.味鲜那 ,

34.捷威日酒店.小墨鱼和日本南瓜烧的.放在沙锅里的.好象有放酱油的.味道灵个!!!

35.吃土家菜去崇宁路上的临记老厨.偶尔吃吃.感觉很特别.味道以清淡和鲜为主.价格适中.推荐:深水潭鱼暖锅.一大沙锅.汤炖的白白的.很鲜很滑哦.

36.吃鲍鱼要去美丽都边上的阿一鲍鱼馆.里面的鲍鱼真是没得说.而且环境很不错.没有大厅全是一间间的包箱.不过价格就有点....除了鲍鱼.他的特色菜也不

错.

37.南阐寺有个红帽小馆..那的西多司和鱿鱼汤

38.无锡建筑路到头点有个破饭店.开源饭店.要预定.东西很不错.全是自己家种的养的.推荐鹿胎.菜主要是清蒸的.招牌菜有带鱼.鳗鱼.田螺.老母鸡什么的.炒的蚕豆满清爽

41.梁溪大桥下嘉德时代广场那里."海纳百川".店堂装潢很雅致.有三层.3楼是包厢去.1和2楼是零点区.环境氛围有点大上海公馆的味道.菜肴味道都还不 错.

43.新区管委会对面的戏江南.环境不错.坐窗口看玻璃墙外流水.如梦里江南.门口有保安开车门.进口一大溜迎宾.就是价格贵了点,

44.东绛那里有个叫绿岛酒店的.他家有个桂鱼浓汤很好喝.还有河豚捞面.他家的荤汤蛳螺也蛮好吃的.

45.惠畅里对面的银星饭店.菜清爽的.推荐:鱼肉面筋,

46.水秀新村路口的蒸菜馆不错.里面的剁椒鱼头味道非常好.

47.梁溪路上的打破砂锅和私房菜也很是不错.私房菜.里面的椒盐蛇段.脆皮鸽比较好吃.还有一个冷菜是那种细的笋.拨了壳吃的.好吃的不得了,

48.蓝天新港的坩埚鱼头否要太显啊!!锅底铺满了姜和蒜!那个香

啊!!

49.藕塘的河潭潭大酒店的菜都很有特色.在无锡西片是比较有名的特色

菜有:剁椒鱼头.清蒸三黄鸡.,

50.路灯管理处旁边有个弄堂走进去.有个三凤楼小饭店.价廉物美.口

味不错..特色菜[老母鸡

51.HOMEMART旁边.胜利门中学门口.有一家饭店[欢天喜地"不错.有专

门的停车场(带录像监控).招牌菜.四罗.蒸咸肉.蒸凤爪.

52.新区日广场里面有家叫 一品江南 的酒店不错.那里的酿茄子非常

好吃,

53.在文化宫里面.叫城南海客.使学校改建的.没有大厅.全是包厢.

菜满不错的.消费还可以,

54.东亭正在修的友谊路上有一家小王饭店的蒸菜好吃的不得了.梅菜丑

豆腐和鱼都好的.外面没有店名的.老板姓王.从学前东路-春潮路-友谊路转弯口.

一排小饭店里人最多的就是.

55.欧风街上有个阿三蒸菜馆.晚去了都没位子. 有特色的都是清蒸的

菜.招牌的好象是蒸骨头煲.还有清蒸黄鳝啊.鱼啊什么的.

56.河埒口竹乡厨房不错.三英战吕布和冰天雪地都很不错阿.环境也

好,

57.东亭-锡洲花园酒店后面有个破破的小饭店-叫铁皮饭店.里面的菜

很好吃-蒸菜是特色-我最喜欢吃清蒸鸡爪-只消抿抿-就在嘴里化开了-鲜的来-

还有辣的狮螺也很好吃.关键价格还超级便宜.就是环境不咋的.不过味道真是好.

58.木材市场往东湖塘去的那条路上的一家海鲜馆的海鲜不错.干净又实

惠,

59.水上鱼楼的酱炒螺蛳.又肥又香又有滋味,

60.新区汉江路的新江南花园饭店,

61.吴桥底外国语学校旁边的弄唐里进去第一家有个叫建忠家常菜的饭

店.里面有个羊肉煲特色菜.特香.连我这个不吃羊肉的人都觉得好吃.而且里面的

菜都很便宜.味道也不错.

62.南方泉街上有家店.连名字都没有.生意却很好,店里出售蛤蟆肉.

红烧.白烧.味道很好.吃了一次还想吃

63.塘南路上的红兴饭店.不错.

64.忆江南.冷菜里面的拌菜味道比一般饭店的好.好多菜都挺辣的.量也

比较多.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就在原来的太湖工人文化宫,

川.湘.贵州菜

1.四院那边的[湘江人家"吃了剁椒鱼头.铁板茄子很棒.鱼头很大味道

很8错的.盛在一个大盆子里.盆子外面是一个竹筐.很有特色.茄子的做法也很有特

别.用锡纸包的.上菜的时候象牛排的感觉.刺啦刺啦的冒热气.这家店的盛菜器具

蛮有自己特色.展现出一种农家风味!

2.江南大学龙山校区跟607所差不多中间点.在一家浴场旁边的小弄堂里

进去.里面有家[老乔川菜".味道很正宗.是四川人开的.门点不大.但味道超赞.

是我在无锡吃的最正宗的.值得推荐的是瓦罐鱼.回锅肉.腊肠,

3.嘉德广场<蜀留香>的姜汁肚片.沸腾鱼.还有一个和土豆烧的鸡.

川味.正点,

4.嘉德广场.新开的[干锅居"连锁店.贵州菜式,

5.龙山宾馆旁路通饭庄.正宗川菜.鱼的几种做法都很好.还便宜,

6.欧风街 川南燃面 推荐菜品:回锅肉片干煸四季豆(内加四川特产.窑

菜沫).块鱼小酥肉豆苗汤等---以及常见的川菜.入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便宜啊.2-3人

的话30-50元搞定.而且送自制泡菜哦!

7.在稻香那百业超市附近有个富豪饭店.鬼血旺非常好吃.还有蒜泥白

肉,

8.张巷那好象有个圆通电子.那边有2家川菜馆.东西绝对正宗.价格也

不错个,

9.江大青山湾校区门口邮局旁边一家红辣椒餐厅-他家的大盘鸡也超赞

的.肉末茄子盖浇饭超级棒,

10.川国演义-推荐:冷菜乡土木耳(微辣).口水鸡(特色).生菜沙

拉(好大一盆哦.和菠萝丁拌着吃.酸酸甜甜滴)热菜:毛血旺(必点.我吃过的做

的最好吃的).红烧羊肉,点心:芋头饼.很好吃很好吃.很大一个哦,主食:龙抄

手.和我们的混沌差不多.红红辣辣的.很好吃.但是别吃他家的担担面.面硬汤也

不好喝,

11.川妹子的[川北凉粉"[口水鸡".

12.老龙人家的煲仔饭和肠粉.还有小点心.水煮鱼片每桌仅售一份!还

有那个骨头汤!每天只售20份.售完为止,

13.小桃圆天下无二的鬼血旺和酸汤鱼狂好吃,

14.欧风街那有一家专门卖麻辣烫的小摊(只有一家) 在一个角落里 要仔

细找的 比后西西的好吃多了

东北.西北风味菜

1.江大锡惠公园校区对面有一家东北菜.名字有点怪的[东北虎".那里

的炖菜不错.小鸡炖蘑菇我喜欢.汤很浓而且茶树菇也不少.餐前还会送一两个小

菜.花生米炒螺丝啊什么的.就不会等的太着急哦...还有一个锅包肉.一种甜中带酸

的口味.一般去那边的人都会点的.北方人比较直爽的.量也很足哦!

2.无锡广电局旁有一家东北菜馆.老板是东北人.他家的菜都是从北方

邮过来的.特别推荐一道凉拌菜---阳光灿烂!还有许多特色菜都很好吃.最重要的是

价格不贵.量也很多

3.西北或陕西来的朋友可以去荣军医院边的西安风味小吃餐馆去找到你

合适的东西.有几块钱的肉加镆.羊肉包子.其它特色的小吃.如果不满意可以来一大盘

手抓羊肉.那个味道真实数月不忘.没一点腻味.五十元.够三个人吃饱.不妨去尝尝.

4.轻院大门对面有家店招牌是"桂林米粉.东北水饺[.有道菜叫"蘑菇炖

小鸡[味道很棒."酸菜炒粉丝[亦不错.老板是地道的东北人.

5.轻院那里有一家[西北风味小吃".里面的东西也很正宗.喜欢吃辣的

可以去那里试试.(是锡惠公园大门的那条路的轻院啊),

6.青石路上的西北人家做的[瓤"很好吃.是一种很香的饼.有甜的.咸

的.

特色面食.点心

1.毛华玉兰饼.生煎馒头(振兴路菜场).酸辣汤也好吃.比阿兴的

好.分店在家乐福对面.

2.陈大嘴馄饨(沁园新村)

3.超王记馄饨(山北)

4.稻香饼屋的老婆饼不甜.绝对好吃.

5.健康路上的熙盛园里的小笼也很8错的.

6.小董锅贴(崇安寺肯得鸡楼下旁):重新开张了(经实地查看.确认

为冒牌.锅贴没有.只有煎馄饨)

7.楼上楼的各种面条

8.八佰伴六楼的绮丽面亭的面条

9.健康路上的洁丰面店的面也不错哦

10.南禅寺扬州包子馆里面的包子很不错:)推荐三丁包不贵不贵.梅干

菜包也好吃.蒸饺好.素菜味道也不错.

11.顶鼎鸡的鸡粥(冷了就倒胃口.温温的最好吃).鸡汤面(很鲜.呵

呵)和鸡(很嫩.拌料好好吃)

12.

13.南禅寺[七品鸭血粉丝汤"

14.克里斯汀饼屋的小方蛋糕很好吃.3.5元一个有很多种口味的.巧克力.

蓝莓.柠檬.草莓..总有一种是你喜欢的.不过个人以为太甜. 还有就是3元的香辣蟹

棒也不错啊.有空去试一下吧.对了它的乳酪蛋糕.好好吃.口水流ing

15.沁园九重天酒楼下.那个蛋糕房做的蛋卷.天天排长队....

16.五爱路水车湾小区口蛋糕房做的肉松面包卷.:o......

17.西新中学门口 夹心小蛋糕 .梦之岛门前的小滩头

18.强烈推荐家乐福对面的福面馆

19.金海里那里的贩卖车.叫"顺饭团".如果乘公交车.那站的名字叫"学前

东路"

20.荣巷口的[肉夹馍"龙山饭店那条小马路对面!

21.的大包.馅多.

22.健康路的阿兴酸辣汤.还有那里的炒面.味道应该在锡城是数一数二

的,

23.风雷新村的鸭肉面馆.里面的面非常好味.推荐烤鸭.鸭肫,

24.味千拉面要吃大洋百货的.正中的哦.汤料都是日本运过来的.

25.星巴克的甜点.门口还有个纯手工的巧克力国外运来的.好吃咯!

26.曹张新村天惠对面的爆米花也蛮好吃的.

27.学前街下午有手推车的卤水很好吃,

28.红汤辣馄饨店.在健康路长发商场旁.

29.王兴记个蟹粉馄饨,

30.万家灯火旁边也有一家`正宗董记锅贴`.2元6只 ,

31.西门水沟头.阿胖炒面,

32.朝阳广场江南中学对面的豁达凉皮

33.吃米线.要去老轻院对面那家.不过现在好象涨价了.从以前的10元涨

到12了.贵.不过味道好极了.

34.体育公园.震新菜场门口的梅花糕满灵个.

35.鸭血粉丝汤有个地方的超级好吃.也是在稻香百业超市对面的路走30

米十字路那有个老头的.非常不错.推荐,

36.2中边门的小弄堂进去有一排小吃店.正数第二家的菜饭很好吃的.

还有酸辣汤不比阿兴差的.而且都是现做的.推荐那里的辣酱.是老板自己熬的.特

别香

37.鸭血粉丝.水秀新村里水秀中学门口那条路上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的一

家摊子.我觉得很好吃,

38.锡惠公园的荤汤豆腐花.油酥饼(靠近直街门旁)每次去都吃.老无锡风

39.惠山公园.直街那个大门口(就在大门口旁边)有一家叫做赛王记的

馄饨店里面的东西超好吃!虽然门面很小但是东西实惠.馄饨1.5元/两.小龙馒头2.5

元/两!

40.叙康里有个小店.里面的肉夹馍满好吃的.是牛肉的.3元一个.比

快餐里面的汗堡好吃

41.新世界和楼弄堂里.建设银行隔壁的楼面馆.最便宜的阳春

面8块1碗.最贵的没吃过.鲍翅套餐吧?388.不知道开张后卖出过几碗?那里的菜和

点心也不错.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吃阳春面也有免费茶.免费餐前小菜.免费水果.

免费姜丝和辣酱.

42.水秀新村邮政储蓄所往东10来米处:王记鸭血粉丝汤.汤头是用红头老

鸭熬成的高汤鲜浓可口.而且里面还有百煮不老的鸭血(很入味).加上香硬的鸭肝和鸭

肠.现煮的粉丝-----吃过就知道了.价格:小3元/碗.大4元/碗.量多实惠,

43.南禅寺扬州包子馆:拌干丝 3元/份.虾饺6元/份6个 灌汤蟹黄包8元/

个 荠菜包子4.8元/份 鱼汤面2元/份,

44.崇安儿童医院后老供电新村内每天下午有葱油饼好吃.里面的馅料能

流出来,

45.城中公园靠白水荡门前有一小店.一群大爷大妈打理.咸豆浆等尝的出

是旧时口味坐在那里的感觉时光会退三十年,

46.复兴路上电信市场大门口有个"胖阿姨凉皮".味道超好.她家的凉皮都

是秤好的.一盒四两.很公道!

47.惠龙新村里面的三叉路口有个老爷爷摆的小馄饨摊子.量多味美还便

宜,

48.沁园新村里面有家酸辣汤.很好,

49.沁园新村门口有家面店.口味颇佳,

50.味千拉面8错的-汤很鲜浓--(后西西.新崇安寺都有)

51.风雷新村个鸭肉 面店个夜宵还要好吃.两三个人去么弄四分之一烤

鸭(要后半段个.肉多.)在烤点羊肉串和鸡翅膀,

52.还有青石路的小王兴的小龙包也还可以--

53.后西溪现在一家麻辣烫的店火暴.就是自选蔬菜.然后用高汤煮熟.加

点汤上桌.

54.稻香菜场那有家一品包里面的鲜肉馄饨.汤没丁大福的鲜.但馅真的

不错.隔壁鸭面馆里的烤鸭好好吃...

55.二中后面一排人家的院子破墙开店的.有沙锅馄饨.牛线.酸辣汤.菜

饭什么的,炒面最好吃了.

56.曹张新村那条周围银行的路.在幼儿园对面一个鸭血粉丝汤的小摊,

57.崇安寺里的阿希山拉面.味道和味仟拉面有些相似.价格也差不多.

58.曹张新村那有个手推馄饨店.红汤和白汤味道都不错.价格也便宜!

59.荣巷街道里有个老年活动室 有时候会有唱戏班子去 旁边有家人家

开了小吃店 里面的馄饨和粉丝是一绝,

60.健康路大马路十字路口弄堂里有家拉面馆.里面的牛肉炒饭好吃-

61.红梅市场对面的巷子.有一家小店.在TCL隔壁的烟酒店里有卖红

豆汤的.超级好吃,

62.兴隆宾馆旁的小巷里以前的波特曼那边的一家手推馄饨蛮好吃个.店

环境虽不好但生意好的,

63.永乐路那边卖灵山食品进去的弄堂.叫牛弄.牛弄里的沙锅牛鲜好吃

的!3.5一碗,

64.稻香新村的菜场里.在买水果的摊子旁边.有家买包子的店(好像没

店名).那里做的生煎包子最好吃了,

65.锡惠公园后门有一家馄饨小店.很好吃.

66.中山路上的"豆香斋".有绍兴"三味斋"的味.和小摊上的豆腐不一样.

67.棉花巷的龙妹肠旺面.招牌的怪噜饭和肠旺面不错.鸭腿面的鸭腿超

大.价钱也不贵,

68.河埒口教育书店旁的弄堂里[幸福小吃店"的刀削面.赞

69.有一个馄饨店的馄饨偶觉得还蛮好吃.不比福乐的差.里面的汤很正

宗.不象有些店的馄饨汤美其名曰鸡汤.肉汤.其实掺了很多水.就在西门桥下巴将军

火锅店的楼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一尝.很羡的.哈哈哈.里面的小笼馒头也不

错.

70.朝阳市场有个上马墩素包子不错的.肉包子也可以.

71.我觉得中桥天惠超市对面个一条弄唐里面有个女人卖个鸭血粉丝汤狂

好吃.跟好一家有的一拼.而且只要三块钱.

72. 曹张新村天惠对面的爆米花也蛮好吃的.

73.位于后西溪(中医院急诊对面)的章鱼小丸子店.也很好吃,

清真

1.青石路上的[买买提"新疆餐厅挺不错,

2.崇安寺王兴记隔壁的[绿柳居]是清真餐馆.专营各种面条.清真炒

菜.特色是烤羊腿.羊腿上撒满籽然.烤的不焦也不过嫩.刚刚好.辣度也适中.8块

一根的价格很公道.

港式茶餐厅

1.三皇港式茶餐厅.两人才吃了50元.还送了10元的抵用券.挺便宜的!蜜

汁叉烧和基围虾.觉得得值得推荐的.煲仔饭也不错.鲜虾去吞不太好吃,

2.8百半后面 缥缈方旁边的 丽景港式餐厅8错 云吞面 西米露,

3.保利避风塘的炒河粉好吃!!艇仔粥.密制猪劲肉.海螺片也非常好

吃.

4.水莲天和香樟花园的早茶!

5.推荐一个地方-[糖朝"的铁板茄子--味道超棒!中菜西做-用的都

是铁板牛排的料理,还有老火靓汤也不错-里面有当归-参-枸杞-红枣-荸荠-还

有鸡精心炖成-汤浓浓的-我喝了好几碗哦--恩-里面的甜品更是不用说了-椰奶

芦荟爽--还有芒果芦荟爽--还有木瓜雪蛤--都是必点的东东哦!!强烈推荐:

铁板茄子--各类甜品!!

6.阿唐粥店.是改了适合无锡人口味的小粤菜饭店.在永乐路,

素食类

1.静自斋吃素.在美丽都的亚马逊旁边.

2.早吃素(枣子树).在港丽大酒店对面置地广场内.点心:春卷.萝

卜糕.好吃,海蚵煎.腐皮卷.还有一个名字忘了.模仿鳗鱼做的.外皮有点脆.里

面是 金针菇木耳什么的.浇上糖醋稠汁,菠菜饺子 . 香酥仔排和牛奶布丁还有九

层塔茄

四川麻辣,湖南香辣,贵州则是酸辣,重点在酸。贵州早年缺盐,白酸坛子、庵汤等,都是长期保存食物的方法,算是“以酸补盐”。又因为气候湿热,而擅用辣椒。酸与辣,逐渐演变为贵州饮食特点。

“贵州酸汤”与四川火锅和北京涮羊肉并称中国三大火锅。中国人是很爱吃火锅的,我从前因为嫌弃火锅馆子味儿大,吃完回到家非洗头不可,又对洗头一事非常懒惰,就总是拒而不去,这两年已经倒戈成为火锅拥趸。

在北京,很少有机会约着去吃贵州酸汤。我大胆猜测,倘若它们的店名里添上“火锅”二字,生意会好得多。

酸汤里的酸可不是酸菜, 而是来自米汤发酵。 所以贵州人跟外来客提起酸汤,首先要普及一条知识,米汤发酵成白酸汤, 在此基础上增加西红柿和辣椒,就成了红酸汤。

白酸汤的来历有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寨子里出了位天仙般的妙龄姑娘,远近闻名,就不断有来求爱的小伙子,有些甚至是跋山涉水而来。这位姑娘不只长得好看,还有门酿兰花美酒的好手艺,这样才貌双全的苗家阿妹让人趋之若鹜,也在情理之中。但来时兴奋,走时沮丧,他们听说被拒绝后,能从阿妹手里领到一碗酒,心想也不算完全白跑一趟。

可说好的美酒,喝到嘴里却是酸的。有人不甘,赖着不走,想要个说法。阿妹开口唱, “有情山泉变美酒,无情美酒变酸汤”。

苗家的酒和酸汤有个共同点,都是大米发酵来的。 普通人家里的白酸汤来得容易,煮米的时候多放点水,米煮一半,把上面的汤捞出来放到坛子里,坛子封上,过上一个礼拜,酸汤就成了。它是自然发酵的产物。从前,很多人家里都有老酸汤,坛子浅了,新添入米汤,两三天就又能喝了。

现在城里的人家,自己备留酸汤的少了,莫若到菜市场去买。我们在贵州的农贸市场就看到调料摊铺上,酸汤装在矿泉水瓶里,500毫升一瓶的只卖5块钱,想在家里做酸汤鱼,买上1升酸汤,绰绰有余,对凯里人来说,这就跟要做菜了打瓶酱油是一回事。

往前数20年,贵州家家户户都还备一坛白酸汤,清清亮亮,真能当饮料喝。 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酷暑的晌午,小孩子外面玩耍回来,跟家长要喝的,一碗发酸的米汤下肚,乏也解了,暑也消了,还觉得舒舒服服地胃口大涨。不只白酸汤可以“来一碗”,往后我们在贵州遇到的各类古怪汤液,厨师们都会指着面目难辨的盆中物说:“可以直接喝的,想不想试试?”

白酸汤是历来就有,到了80年代,红酸汤被发明出来。先是迎合食客要求,白的嘛,看着没食欲,红的好看,慢慢就多加西红柿,贵州人又贪辣,那就加一点糟辣椒。但是糟辣椒不禁煮,半个小时就泛黄,失去活力的样子也影响食欲。于是逐渐就用西红柿和红辣椒按3比2的比例打成酱,小火炒,炒出红色,加入白酸汤,放在坛子里密封,发酵一个月,出来的味道比现打现用来得柔和,颜色也饱满得多。有时候你在外面吃到的红酸汤,可能没经过发酵,那汤样子是像,实际味道浮浮的,不大对头。

贵州多山,街道也尽有上坡下坡,黄牛放养在山坡,肉质很紧,也贵在新鲜。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人用这句话证明他们有多爱吃酸,其实不消三天,我已经在街头巷尾的大小馆子里发现这一点了。吃粉吃火锅,一小碗蘸水都是必需品。除了大主角辣椒,还有西红柿酱。贵州大大小小的馆子,都会在自家厨房里熬制西红柿酱,当天用当天熬,很是叫我欣喜。

我对一切浓稠的酱汁反感,吃薯条绝不蘸番茄酱,顶多撒点盐;蛋黄酱是死敌;有些寿司师傅总爱歪歪扭扭淋上酱,为了避雷我从来就不点;有时还得当心好端端一盘沙拉,叫沙拉酱败了兴致,吃火锅更是绝不吃麻酱。在汕头吃牛肉打边炉,看到真有食客在味碟里猛加花生酱,要我说,就完全不该提供,断了念想才是上上策。在贵州,一点这样的风险都没有,蘸料碗里的食材全都看得见数得着。

那一小碗蘸水里,白的是折耳根,浅红的是西红柿,深红的是辣椒面,绿的是葱,偶有香菜,青的是青椒——莫要误会,贵州人口中的青椒,当然是青辣椒,你去菜市场看,就能瞧见它们,最常见的有两种,长的和又长又卷曲的,都足有两根食指那么长。最后在蘸料碗里加一勺酸汤,万物可蘸之。

“刺激的味道是为了掩盖食材本身的无聊”,这句话有时是对的。在贵州,酸和辣,是要归属到刺激的味道里去。但是我想不到,它们不是为了掩盖无聊,它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那个“酒”,酸汤和蘸料才是贵州人的“山水之间”——吃什么都行,但反正开动前酸汤要喝一碗的。酸汤具有万能特质,牛肉、羊肉、鱼、鸡,往里煮都不会错,只要蘸水配得好,吃这些当然都是很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