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_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与用量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柴胡汤的配方是什么?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有哪些

2.老中医告诉你所不知道的小柴胡汤应用二十法

3.《小柴胡汤》调理十大系统病症,你知道几个?

4.小柴胡作用

5.?话说小柴胡汤

6.小柴胡汤的主治,以及配伍关系是什么?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_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与用量

小柴胡汤的配方是什么?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有哪些

        小柴胡汤是中药方剂中最常用的一种放了,它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最常用药方。

小柴胡汤的配方

        小柴胡的配方中君药是柴胡,其配方量是30g,其次是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各9g,大枣4枚,洗净混合煎汤取用即可。

小柴胡汤的功效和作用

        小柴胡汤的主要功效就是和解少阳,所以对于伤寒少阳的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生活中常见的病症现象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口苦咽干等。

        同时,小柴胡汤对于一些女性出现的月经不准,寒热发作的伤寒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治疗。

        所以,小柴胡汤是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经典汤方,在现代医学临床上常被应用于感冒、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疟疾等胆胃不和的病症。

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有哪些

        小柴胡汤是一个治病的好方子,这个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的是,任何好药方都需要对症下药,如果盲目食用,不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在服用小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辨证论治,严谨检查,确定对症用药后,方可服用,而且也不可自己擅自更改药量或者长期服用。

老中医告诉你所不知道的小柴胡汤应用二十法

        汉代张仲景,因为著写了《伤寒论》而被后世尊为"医圣"。其中的方剂被后人称为"经方"。经方的特点,相信每一个喜欢中医的人都知道:药味较少,分量较重,对症下药,效果良好。

        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方剂,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等等,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其中一个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那就是"小柴胡汤 "。

        该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功能七味重要组成。方中柴胡味苦、辛,微寒,有辛散苦降,疏肝解郁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善于清少阳相火。两者配合,一散一清,更有清热透邪,调畅少阳气机之效;半夏、生姜性味辛温,能和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人参、甘草、大枣可益气和中,扶正去邪。七药配伍严密,相辅相成,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既能清解少阳邪热,又能调畅气机升降出入。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曾说:"小柴胡汤善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它功效快捷,治法奇妙,虽然方中没有麻黄、桂枝,但仍能发汗;没有芒硝、大黄,但仍能通便,没有茯苓、白术却能利水,没有常山、草果,却能治疟。所以,刘教授称它"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抑菌、保肝、利胆、增强免疫力、镇静、镇痛、镇咳、抗过敏、调节胃肠功能、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外感病及多种内伤杂症。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如何正确应用小柴胡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统计27种中医药期刊对小柴胡汤的应用个案报道,共得病案143例,含中西医病症49种,包含内、妇、儿、五官、肿瘤等多科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有80多个。如食欲不振、口苦、呕吐、发热、恶寒、头晕、胸胁满痛、心烦头痛、咽干、脉弦、脉数、脉细、苔白、苔黄等等。

        又有人对265例病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最常见症状,首先是各种外感发热;其次是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再次是胁部症状。就舌、脉而言,最常见的为薄白苔、薄黄苔、弦脉、弦细脉。

        以上可见,小柴胡汤治疗的病症,主要以发热、消化道及情志方面的症状为主。发热主要以寒热往来为特点,此时因正邪相搏,且正气渐虚,不足以抗邪,尤其在外感病中;消化道及情志症状则反映出气机郁结,脾胃失和,三焦不畅,这在外感和内伤病中均有反映。掌握小柴胡汤证的基本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对于临床正确应用小柴胡汤有重要指导意义。

        《伤寒论》101条中曾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不过,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不可据此而误用小柴胡汤。日本就曾出现因误用小柴胡汤而致死亡的事件。所以,任何一个好的方剂,都必须经辨证和辨病有机结合后,方可使用。

        服用小柴胡汤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生冷辛辣食物。

        (2)上盛下虚,肝火盛者不宜用。

        (3)素体阴虚吐血,或有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柴胡汤》调理十大系统病症,你知道几个?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较为常用的经方之一。常用于消化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妇、儿、五官等科病证。

       由于小柴胡汤独有“和解”的功能,故历代医家对其颇多重视。有的经方医家所用处方竟有二分之一是小柴胡汤类方。

        结合自己三十余年之临床体验,我总结出小柴胡汤应用指征为:时发寒热,胸胁痞满,纳呆呕逆,月经失调,病发无序,苔白脉弦。

        具体症状为:容易感冒(妇女经期感冒尤宜),时发低热,或胸胁痞满,两胁胀痛,或食欲减退,干呕恶心,或月经周期失序,或经量时多时少,或所患之病时有发作,难以捉摸,或病虽不重,但常年缠绵不愈,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弦滑等。

       这些症状常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胃炎、慢性食管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神经性耳聋(耳鸣)、神经症(头痛、头晕)、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及亚 健康 状态等。

        小柴胡汤的作用机制是:和解表里以平衡营卫,疏散胆热以顺和胃气,攻补兼施以扶正祛邪,寒热并用以除瘀滞。药虽7味,总以柴胡为主药;以黄芩、半夏为臣药(在具体应用时,热势重者,以黄芩为臣药;寒气重者,以半夏为臣药);人参、大枣为佐药,以扶助正气;甘草、生姜为使药,以调和诸药。

        现将本人应用小柴胡汤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小柴胡汤加藿香三味

        藿香三味即藿香10克,佩兰10克,砂仁6克(后下)。此三味有醒脾开胃、化湿和中之功效,合用之,主治胆胃不和,湿浊不化,症见脘腹痞满,饮食不馨,口淡乏味,舌苔黏腻。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多见此证。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

        2.小柴胡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主治“喘不得卧”之肺痈,具有泻肺利水之效,方取炒葶苈子10-15克,大枣10枚(擘)。两方合用,对控制呼吸道炎症,如结核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起效迅速,若加入半枝莲15克,鱼腥草30克,效果更好。

        3.小柴胡汤加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见于《世医得效方》,由黄芪30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三味组成,主治风邪久留不散,以及卫虚自汗不止,是常用的固表止汗、预防感冒的良药。与小柴胡汤合用,增强了护卫御风的能力,对有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疾病且常患感冒者,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4.小柴胡汤加四物汤即柴胡四物汤

        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合成,取生地黄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当归10克。原方主治月经期感冒,特别是虚劳日久、时发寒热女性之月经期感冒,又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室”证。经期服用可除寒热,亦不会留滞经血,影响月经运行。

        5.小柴胡汤加止痒三味

        止痒三味为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蛇床子15克,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止痒的功效。与小柴胡汤合用,对某些“发作有时”的皮肤瘙痒症,如荨麻疹、风疹及过敏性皮炎等,具有和解表里、调和营卫、祛风胜湿、快速止痒的作用。

        6.小柴胡汤加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为健脾除湿之主方,取茯苓12克,白术6克,桂枝9克,生、炙甘草各6克。两方相合,具有和解表里、健脾渗湿的功效。凡患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及妇女白带较多者,可以考虑选用此类方治疗。白带多者,要加入生苡仁、黄柏、败酱草等,以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

        7.小柴胡汤加二仙汤

        二仙汤组成为知母10克,黄柏6克,当归10克,巴戟天10克,仙茅10克,*羊藿(仙灵脾)10克,主治女子围绝经期综合征之阴阳失调、阴虚火旺证。两方合用,具有清解血热、调节营卫、解郁安神的作用,可治疗女子在围绝经期患月经先期,时时眩晕,经期伴有低热者。

        8.小柴胡汤加五苓散

        俗名“柴苓汤”,出自清代《沈氏尊生书》,由小柴胡汤与五苓散(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桂枝6克)组成。原方主治阳明经疟疾,后世医家用于普通感冒之小便不利、寒热往来等症。用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之水肿,亦有良好效果。如果加入玉米须、白茅根,效果更好。

        9.小柴胡汤加四消饮

        四消饮为民间验方,由神曲10克、山楂10克、麦芽15克、鸡内金15克组成,加入小柴胡汤中,增强了消食化痰的作用。是治疗小儿伤风感冒夹食夹痰证之良方。中岳名医耿彝斋先生生前曾指出,小儿痰饮多由伤食而致,消食是治疗小儿咳痰之大法。此后,余每遇小儿伤风夹食夹痰证,即用小柴胡汤合四消饮,多获良效。

        10.小柴胡汤加桂枝汤

        即《伤寒论》之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桂枝汤解除肌表之邪,正如明代卢之颐所说:“小柴胡复桂枝汤各半,凭枢叶开,并力回旋,外入者内出,上下者下上矣。”此方除常用于感冒之寒热外,还用于小儿癫痫、小儿多动症。

        11.小柴胡汤加升陷汤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由黄芪15克、知母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桔梗10克组成,主治气短不足以息之大气下陷证,常见于大病之后,元气未复,或素体虚弱,尤以肺脾之气虚候为主者。与小柴胡汤配伍,对于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肠炎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具有升清降浊、恢复元气、理顺气机之功效。

        12.小柴胡汤加二神丸

        二神丸,即补骨脂10克,肉豆蔻10克,出自《普济本事方》,主治脾肾虚寒之食后腹泻或五更泻,临床上常常用于慢性腹泻,中焦又有肝胆郁滞证,如表现为胁肋胀满,纳呆欲呕,腹痛隐隐等,必见舌苔滑腻,脉象弦细。

        13.小柴胡汤加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由白芍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擘)、饴糖30克组成,主治虚劳腹痛。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合用,适于肝胃不和、虚劳里急、腹部隐隐作痛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明显气滞、寒凝者。有血亏之象者,可加入阿胶粉冲服。

        14.小柴胡汤加良附丸

        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二味(各等份)组成,出自《良方集腋》,主治胃脘痛,气滞者加倍香附,寒凝者加倍高良姜。小柴胡汤与之合用,对于肝郁气滞、寒凝胃腑之肝胃不和,表现为脘腹疼痛,胁肋胀满,喜温喜按,或痛经者,有疏肝和胃、散寒解郁之效。

        15.小柴胡汤加三金汤

        三金汤即郁金10克,金钱草10~30克,川楝子(金铃子)10克。三金汤为中医临床家常用的清肝利胆止痛剂,加入小柴胡汤中,主要用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属于虚寒证者,不宜用此组合方。

        16.小柴胡汤加丹参饮

        丹参饮(丹参30克,檀香5克,砂仁5克)出自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主治心腹诸痛,即临床上常见的心胃并痛者(或叫作胃心综合征)。两方合用,具有行气解郁、化瘀止痛之效,常用于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胃炎或慢性胆囊炎者,表现为胸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呃逆,心下痞满。

        17.小柴胡汤加消瘰丸

        消瘰丸出自《医学心悟》,由玄参、贝母、生牡蛎等量制成,具有软坚散结、清火解毒之效。而瘰疬又多生于少阳经,故取小柴胡汤合消瘰丸,消散少阳之热结,软化少阳之痰核,若加夏枯草一味,清火散结作用更为突出。

        18.小柴胡汤加三白散

        三白散即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白芷10克。三白散具有搜络风、通络脉、止痉挛的功效。与小柴胡汤配伍,具有搜风通络、和解营卫、防止病邪深入的作用,用于面神经麻痹初期,面肌痉挛或拘急,或如蚁行,时发时止,或时重时轻。

        19.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又叫作“柴归汤”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9克、芍药15克、茯苓6克、白术6克、泽泻18克、川芎18克组成,具有和解营卫、养血祛湿、清热养颜的作用。主要用于女性围绝经期月经量少,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面色黄褐,精神疲惫,性冷淡,或用于女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可以说是女性围绝经期的保健方药。

        20.小柴胡汤加黄连温胆汤,又叫柴胡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黄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生甘草9克,生姜6克,枳实9克)具有清热和胃、降逆止呕、除烦安神之效。小柴胡汤与之合用,可以使肝胆舒利、脾胃安和、神志安宁。用于肝胆不舒、湿热内扰之证,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症,随证加减,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小柴胡作用

       

        《小柴胡汤》作为《伤寒论》扛大旗的方剂,其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组成,是传统的和解之剂。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

        方中柴胡以疏木,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黄芩清火,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能开结痰,豁浊气以还清;人参能补久虚,滋肺金以融木;甘草和之;而更加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无内向也。总之,邪在少阳,是表寒里热两郁不得升之故。小柴胡之治,所谓升降浮沉则顺之也。

        能治什么

        一、肝胆疾病

        小柴胡汤可促进体内气息流动,破坏受感染肝细胞,清除HBV等,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有抗炎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

        二、胃肠疾病

        临床研究用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性胃轻瘫等,疗效显著。

        三、呼吸疾病

        临床研究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

        四、妇科疾病

        经期头痛、经期发热、经期感冒、痛经、崩漏、绝经期前后诸证、经行泄泻、经行情志异常、经期鼻衄、妊娠恶阻、妊娠瘙痒、妊娠感冒、产后发热、产后头痛、产后恶露不绝、乳癖、便秘、梅核气等,运用小柴胡汤加减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五、五官科疾病

        临床研究用以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梅尼氏综合征、慢性鼻窦炎,还有因邪在少阳引起的各种眼疾(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视疲劳),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六、皮肤疾病

        有临床研究治疗痤疮、头面部带状疱疹。

        七、肿瘤疾病

        已证实小柴胡汤在体外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且与其阻断细胞周期、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有关。

        八、发热

        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九、精神情志疾病

        尤其是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十、肾脏疾病

        有临床研究以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型。

        总结

        乱花渐欲迷人眼,小柴胡可以治疗的病种虽然繁多,但是,但是都建立在准确的中医辨证基础上,所以不应该加予神药的光环。我们仅在此领略中医的博大精深,经方的风骚走位,且小柴胡汤剂并不建议久服,注意中病即止。

        这里还是跟大家讲一下中医的五行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话说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用于少阳经伤寒,邪入半表半里,柴胡散半表之寒,黄芩清半里之热,因为有寒也有热,病人会出现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胸胁苦满,食欲不好,心烦欲呕,如果不治疗,病邪可以进一步入里,成为阳明病。

       风寒感冒这个概念也比较笼统,因为风寒感冒只能说明外感风寒出现表证,怕冷、发热,脉浮紧,咽痛咳嗽等,但是并不能具体的说明病邪侵犯的是何经络,病位不够具体。而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表里、寒热、经络辩证都很明确的方剂,运用时很有针对性。

小柴胡汤的主治,以及配伍关系是什么?

       《伤寒论》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指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此四句申明小柴胡之功效如此,所以诸症得之皆愈也。」

        服小柴胡汤可使上下通达,里和表畅。也就是说,小柴胡汤具有和畅表里,通达上下之功效。

        那么,凡是具有表里不和、上下不畅之病证,都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似乎文义不通,我们可以解读为或伤寒、或中风(或者其他外感),发病已有数日(并非刚起病)。诸见症颇为杂乱,烦、呕、满、痛等似多属里证,但身有寒热又有表证之嫌。综合诸症,既无法得出病邪在表不在里,也无法得出病邪在里不在表之结论。同时,既有胸满、心烦、咳嗽等上焦见症,又有喜呕、心下悸、胁满、腹痛等中焦见症,也有小便不利等下焦见症。面对此类病证,单纯使用汗法、下法甚或吐法,皆不足取,唯以小柴胡汤和畅表里、通达上下。上下表里既畅,气机升降出入复常,诸症自解。即或有残邪留于一隅,也可随证祛之。

        笔者曾会诊一临产患者,高热5日,胎儿不能娩出。诊见急性病容,胸憋腹胀,端坐喘息,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舌红苔白,脉象弦数。辨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治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姜半夏9克,党参9克,枳实9克,生姜3片,生甘草3克,益母草15克。当日下午分2次服完1剂,晚上热退,胎儿自然娩出。

        小柴胡汤似乎与分娩无关。但表里和畅、三焦通达,当是自然分娩的有利条件。本案中,胎儿能够自然娩出,当得益于使用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结果。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主治:1.治伤寒中风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

       2.或腹中痛,或?下痛,或渴,或欬,或利,或悸,小便不利,或不渴,口苦耳聋,脉弦,或汗后余热不解。

       3.及春月时嗽,疟发寒热。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4.亦治伤寒五、六日,头出汗,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脉细者,为阳微结。

       加减:(1)呕逆加生姜、陈皮。

       (2)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

       (5)?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虚烦加竹叶、粳米。

       (7)齿燥无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贝母。

       (9)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10)?下痞?,去大枣、加牡蛎。

       (11)?下痛,加青皮、芍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13)本经头痛加川芎。

       (14)发黄加茵陈。

       今天关于“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